书籍 A Room of One's Own的封面

A Room of One's Own

Virginia Woolf

出版社

Mariner Books

出版时间

1989-12-27

ISBN

9780156787338

评分

★★★★★
书籍介绍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29, A Room of One s Own eloquently states Woolf s conviction that in order to create works of genius, women must be freed from financial obligations and social restrictions.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25-1941.3.28)

188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97年进入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希腊文和历史

1904年迁居布鲁姆斯伯里戈登广场46号

同年12月14日,初次在《卫报》上发表一篇未署名的书评

1905年开始在戈登广场46号举办“星期四之夜”

1910年为女性投票权运动做志愿工作

1912年和伦纳德·伍尔夫结婚

1915年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

1917年和伦纳德·伍尔夫创立霍加斯出版社

1925年《普通读者》《达洛维夫人》出版

1927年《到灯塔去》出版,次年获法国费米娜奖

1928年10月在剑桥大学先后两次演讲

1929年《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出版

1931年《海浪》出版

1941年身体状况恶化,于3月28日投河自尽

周颖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毕业

工作与书为伴,翻译涉及童书、文学、自然和建筑

译作...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她说,伟大的文学家是男女兼修的。爱极了她的结尾。不爱常理出牌的女神。
阅读它的英文原版给予我更多的震撼,以及引领我走入feminism的入门读物…感谢Woolf。行文的语气时断时续,时而绵长低回,时而节奏急促。多次的反问和强调,显示出作者某种强烈的呼唤和不平。以极其强力的情绪介入叙述,在伍尔夫而言其实并不常见,也因此这本书似乎是她的风格的“异端”,但也因此而显示出其特殊的意义。
这才是每个女性人生中必读的书!
"Intellectual freedom depends on material things." So do many others.
有一间门上带锁的自己的屋子和一年五百英镑的收入,强调的是要活在现实之中,因intellectual freedom depends on material thing.但伍尔夫在这里展现的自我形象却是四处闲逛(文体亦是发散如常)的Belton。屋子是现实的空间更是想象的空间,指向独立和独立思考的可能性;闲逛虽然走出了屋子,但是也是主张独立和独立思考,让肌肉参与思考。两者看似矛盾,但都蕴含着内外、动静的辩证法。这是对妇女地位(忙于家事,比男性穷,活动范围受限)的一次迂回冲击。倒不一定是实打实的女性主义,更接近与对解放自我,过上活力充沛的生活的宣言,不过这个宣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Women and Fiction上。
语气!一篇“论女性与虚构”的文论,以完美的对话式、愠怒、高贵的语气完整深入地论述,从女性贫穷、忙碌、受嘲、遭鄙的受男权抑制的境况,到写作的文体、为自己而写、与现实对话,伍尔夫是女性-写作的模范。
But she lives, for great poets do not die.
难以想象当时现场听这场讲座的女学生们该是怎样的心潮澎湃。 用精辟入里的分析一一驳倒那些根深蒂固的男人对女人的偏见,最后又谆谆善诱女性多争取更富足的生活条件、多写作。 鼓励赛马中的Mary Carmichael那段太可爱了,还有假想莎士比亚的郁郁不得志的妹妹,“she lives in you and in me, and in many other women who are not here tonight”
“All that you will have to explore, holding your torch firm in your hand. Above all, you must illumine your own soul with its profundities and its shallows, and its vanities and its generosities, and say what your beauty means to you or your plainness.”
写得太好了!理智、情感、美学都兼备的一部作品。作者充满逻辑和又情感饱满的长句,第一次让我觉得英文长句很多情况下是必要、也很美的,单看文字就很让人着迷;本是一本分析性书籍,作者却把自己写这本书的时候的环境、感受、境遇等等巧妙地穿插其中,增加了故事性、氛围感,也让读者可以很好地代入其中,所以可读性非常强;而关于书的主题作者更是层层深入,从为何18世纪前几乎没有女性作者,到为何18世纪的作者主要写的都是小说(而不是其他形式),以及不平等对于女性作者作品的影响、男性作品中女性的角色等等都作了深入的讨论,笔触冷静又热情。作者说,只有在抛开性别角色/融合双性别后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更接近伟大的作品。因为抛却个人情感的遮蔽/超越个人情感后,才能寻找到大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更接近真实/真相。很受震撼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