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何為「中國」的封面

何為「中國」

葛兆光

出版时间

2014-04-01

ISBN

9780199441723

评分

★★★★★
目录
http://www.oupchina.com.hk/at/2014/pdf/03_content.pdf
http://www.oupchina.com.hk/at/2014/pdf/03_preview.pdf
用户评论
承接了《宅兹中国》的话题,继续探讨着《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的内容,因为大多文章是讲稿整理而成,所以比较浅显易懂,但缺点就是有些地方缺乏材料支撑。葛兆光老师透过中国历史纵论“中国”问题确实令人佩服,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透过地方研究去探讨“何为中国”的方法。李欧梵老师曾跟我讲过这样一句话,“与其说中国是一个中心明确而边缘模糊的国家,不妨说他是一个边缘模糊而中心明确的国家”。这两个词位置互换,其研究的侧重点亦显得不同,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我也认同李欧梵老师的观点,寻找中国,不仅应当从整体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知识人的认同找起,更应该从边缘地方的社会结构、普通民众的认同、地方与国家的互动之中寻找认同之源。(当然朝鲜与中国的文化关系亦可由此法而入)
演讲稿的汇集,可读性较强,但有炒冷饭之嫌,不如此前的《宅兹中国》精详,也不如此后的《历史中国的内与外》简洁。借助二手研究和汉语的精英文献,以思想史的路数来讨论相关问题的优与劣都很明显。
当代中国当然也是中国
在北角森记买的一本小书,看完挺有启发。中国很难被定义,各个地方文化差异性很大,作为汉族也很容易把自己的传统加之于人。不仅要从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也要从其他民族的眼光看汉族。
可能要比《宅兹中国》更加清楚表达出他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葛老的思考和思想挣扎。在很多层面上,我也有过类似的担忧。可是,汉族中国的中心区域很早就很清晰,这又如何?虽然承认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复数性,却仍然以汉族中国为中国的唯一承载体,这样的取向仍然不足以理解、解释和解决当前中国的民族边疆问题。我们的比较眼光不能只局限于东北亚,或者是简单化的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体系,而应当是俄罗斯、奥斯曼、莫卧儿这些跟复数“中国”更加接近的帝国。说句狂妄的话,葛老已经是他这一代最有国际眼光的学者了,尚且如此。这样的研究,我想,可能得要下一代具有国际眼光和相关学科训练的学人来进行了。
看的脖子疼,在关于西方后殖民研究视角局限性上有些启发
读书如抽丝,终于读完了。论断精辟有力,引发思考,就是感觉还可以再精简一些,少重复一些。确实感觉引用别人二手分析很多,观点也很多梳理少。可能这就是由讲稿修改而来的书的弊病吧!
韬光养晦的潜台词本身就是大国崛起,作者最后一章的吐露心声虽然真诚,但也侧面反映出学术在现实politics面前的天真与无力。
《宅兹中国》的续篇,葛老对何为中国,何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本书目光似乎更多聚焦中国近代转型的方方面面,都是中国历史的大关节和大问题,也能感受到强烈的现实关怀。看的有点快,以后还需再细看。
内容与我想象的有点出入,并没有回答“何为中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