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Metaphor的封面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Metaphor

Jiren Feng

出版时间

2012-05-30

ISBN

9780824833633

评分

★★★★★

标签

建筑

用户评论
一部扎实而精彩的“新建筑史”专著。作者跳出关于李诫《营造法式》的传统研究中片面关注技术的藩篱,以文化视角展开分析。书的前半部分追溯宋代之前的建筑记载,将《法式》置于宋代强化帝国标准及权威的背景中,进而讨论以李诫为代表的宋代文人如何处理历史传统与当代实践之间的关系(但遗憾的是,本书对这一问题的论述略有不足),阐述《法式》的政治与文化意义。后半部分则从建筑构件名称的隐喻出发,以诗赋为辅助材料展开讨论。作者首先以“华拱”为例论述斗拱与花的隐喻关联,由此切入更大的、有关人造建筑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从而试图揭示时人感知建筑的方式;之后则以“令/慢拱”、“曹/吴殿”为例,指出宋词对建筑的影响,将建筑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艺术”语境下进行审视,从而重估宋代工匠的文化水平,揭示工匠与文人、技术与文化之间的缠结。
精彩!第一二部分整理了营造法式之前的建筑相关文献,由此导向此后李诫对于古代文献的挪用加工问题,此处涉及到的知识生成问题还大有扩展的空间——知识经典化的过程是记忆的过程,但也伴随着遗忘。最喜欢的是第四、五部分。第四部分讨论到体系化的建筑命名与植物的关系,研究之外竟还有些浪漫。能延伸的问题同样很多,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艺术家“创世者”身份问题以及材质问题。第五部分是我读到的最好的打破“文人-匠人”二元论的写作之一:匠人创立名称,文人保存这些口语的表达,将它们体系化、规范化,最终又形成一套便于传播保存的建筑理论。这章谈到的“曹吴”之分同样富于启发——如果真如作者所说,曹吴在宋代时已经成为绘画、建筑等门类的通用分类法,那么在此后的研究中,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在不同的艺术门类里寻找风格和逻辑的一致性呢?
metaphor, recontext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華拱和令/慢拱部分講得很精彩,同樣也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四星半)
关注术语本身的命名特征,及其与实际的建筑过程与文化实践(后者更为重要)的关系,由此切入,《营造法式》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技术的手册,它还是载有同时代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的“文本”。同时,作者在此基础上反思了工匠/文人二元对立的范式,探讨知识群体和下层工匠之间在建筑知识的建构中的相互作用(entangled)。很特别的视角,華栱、栌枓和令/慢栱部分尤为精彩。
有意思,喜欢“華”栱那一段,文学素材选得不错。有机会再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