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借土養命的封面

借土養命

黃樹民

出版时间

2021-11-16

ISBN

978626952422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書講述的是泰北孤軍的故事。

孤軍為何而「孤」?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在國共戰爭中落敗撤離大陸時,千餘名在雲南的國民黨軍人與不願受中共統治的本地人,從雲南撤退進入緬甸,自此流落異域。這群人後又遭受緬甸政府武力驅趕,最後勉強棲身於泰北金三角地區,直至一九八〇年代才終於被泰國政府接納為公民。也就是說,期間這三十年,他們沒有政治歸屬,沒有經濟根基,歸鄉無期,孤立無援,一切只能自力更生從頭再來。

這些離散人群,是如何在陌生險惡的金三角叢林間「借土養命」存活下來?本書作者人類學家黃樹民率領團隊,在該地區一個規模較大的村落美弘村(化名)進行田野調查,帶著兩個主要提問,為這段奮鬥歷程寫下生存紀事。

眾所周知,金三角是惡名昭彰的毒品原料生產地,美弘村民初期也曾積極投入組織性販毒事業。但在好不容易擁有泰國公民身分後,即努力轉型,摸索發展出一套山地農作模式,專攻熱帶水果產銷,經營成功,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但成功背後,他們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否符合永續農業標準?在拚經濟的同時,是否有兼顧生態環境?這是作者第一個關懷。

作者第二個關懷則與他們的精神世界有關。本書描寫的人群,崇奉中華傳統文化,自詡為忠實守護者。他們如何於偏遠異地保存及再造其理想(想像)中的儒家道德秩序?作者透過勾勒美弘村的教育、儀式等日常機制,來呈現這類文化複製行動,並穿插村中年輕輩的想法。

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上世紀五〇年代開始在金三角建立聚落的雲南武裝流亡者,早已擺脫借土養命的艱辛,轉為落地生根的安居。然而,作者指出,因為權力轉移問題和世代認同差異,衝突和緊張正在村內節節升高。

新時代帶來的難關,他們這次能順利度過嗎?微觀的民族誌研究,對巨觀的全球化理論,又能提供什麼反省啟示?作者將在本書末尾提出他的答案。

黃樹民

長期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類學系,現為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二〇一〇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農村變革》等。

目录
前 言
導 論 戴著神祕面紗的金三角
第一章 泰國北部金三角及雲南華人
第二章 建立永續農業生計
第三章 文化再造的日常機制:教育、親屬與日常生活儀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永续农业,文化僵化,威权统治。因李文焕拒绝了泰国方面的提议,划成了村民5种不同身份,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保存了遗民村落。全书案例过少(小陈经历、周先生当选),议论较多,有点枯燥,重点关注弃毒后转型,所谓文化水泥塑造的微弱共同体形态。
原以為種罌粟那段會有鋪陳,可惜沒有多講
冲着永续农业读的,整体还是很中规中矩的民族志。对于泰北离散社群的研究,更能理解海外华人对文化的固执,以及重新思考文化在全球化浪潮和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变异和引起的分裂。
作者二十年前开展的田调拖到现在才出中文版,理论方面已稍显落后。所谓的“永续农业”是相对概念,需要有诸多限定条件;以及全球化视野下海外华人社区的文化认同问题也让人反观自身,结论部分吐槽也蛮到位
泰國北部,金三角罌粟,雲南走私毒品。 這幾個關鍵詞聯繫起來,大致可以勾勒出這本書的主體內容,看完以後沒有太多的觸動,或許是看到的東南亞書籍太多了,對於這個邊角地區的事情,沒有太多的新意了。
可以和段颖的《泰国北部的云南人》对照起来看。相较于后者以泰北云南人代际间族群认同的转变为核心,这本书涵盖了泰北云南人的生计模式转型、认同维系机制与代际(文化、政治)冲突等多重面向。泰北云南人的农业生产实践,是基于已有农业知识和资金优势,在特殊时-空背景下采取的生存策略;他们依赖华文教育开展、家庭伦理运作、民间仪式举行维系着“文化中国”的认同。其中,作者认为这一群体放弃鸦片种植而引进果蔬作物的实践,一定程度上符合“永续农业”的标准——满足生存需要,环境相对友好。我倒觉得“永续农业”这个概念的边界具有极强的模糊性,难以作为实际的分析尺度。除了视角转换后所涉及到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动,更重要的在于,任何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都受制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左右,因而“永续性”就是值得质疑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