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封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出版时间

2018-12-01

ISBN

9787010185071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書影代用民國四十三年(1954)10月人民出版社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封面書影。原書號1001.188,有民國四十六年(1957)2月北平6印本。

目录
编者引言
1884年第一版序言
1891年第四版序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
一 史前各文化阶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心不静,实在读不进去,快速浏览了一遍。国家只是一种手段,一切的社会发展,家庭分工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批判恩格斯的观点,只是觉得唯物论的世界还是太苍白了一点。
五星是因为满分只有五星。 一条重要线索: 父权制与私有制这两东西,表面上看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是一件事物的不同表达。它们在历史上一同产生,一同发展到巅峰(资本主义父权制),最终必然也将一同消亡。 以及: ①我从此不会和任何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聊父权制、女权主义等相关话题; ②两性平等任重道远,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目标最终必然实现,而且必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以及社会(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而实现; ③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需要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共同作用,以及呈现出前进性和曲折性,但归根结底,归根结底,从未逃出过生产力的掌心。
伟大的人类学家恩格斯,站在资产阶级男权社会生物链顶端,却要把这一切推翻。他不仅关注穷人的权利、女性的权利,他关注的是人作为人的权利。
不论是群婚到专偶制,私有制的出现还是国家的形成,都是人类自私最大化的结果。 每个人都想争取自己的无限权利,而无限权力意味着对他人权利的践踏,为了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人类经过上万年的斗争与发展,在向最后的天下大同迈进。 但这个终极目标我个人觉得是和人自私的本质是相悖的。人人高觉悟,人人相同,也就没有了继续发展的动力,就代表着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终极形式,也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结。 对于两性关系,由于男性的体力优势获得了很多财产而无人继承,使母权社会转变为父权社会。恩格斯认为母权社会的推翻代表着女性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自此,女性沦落为男性的泄欲对象和生育工具。最可怕的是女性被剥夺了参与公开劳动的权利,这使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变得遥不可及。
一切的矛盾的源头都是阶级矛盾而已。|2022年更新:我觉得对性别进行消解是不合理的,因为压迫是结构性针对性别的。私有制的矛盾强化了两个群体的矛盾,阶级与群体矛盾压迫不是对立的,而是同时存在的。
摩尔根的书提供了氏族关系的演变,这里加上了财产的出现导致社会分化为贫富两个群体,使血缘关系的束缚断裂。但是对于纯买卖商人的评价好像有点太低,认为其在物品流通中的过程与风险是无足轻重的,这有点夸张。而且既得利益群体是有了利益才会抱团取暖,但并没有封死进入的渠道,所以在固化前这种分离不一定是非正义的,固化行为本身是对到手权力的滥用。还有就是因为政治权力攫取经济利益和因为经济力量攫取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来看应该是各种都有的,感觉还是太过抽象,为了论述强行拔高了经济的决定作用
领袖的书水平了得。 1.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能够从生产的发展这个角度讲清楚,确实厉害的。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确实很难讲清楚这个演变过程。 2.私有财产和剥削的积累,带来了漫长的我们熟悉的男权社会,由此带来的婚恋,家庭,社会的种种表现形态。 3.恩格斯指出妇女的解放前提是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全面参与,婚恋的自由神圣的前提在于双方舍弃掉私有财产只有情感结合为理由。否则的话,妇女生产劳动不自由,经济不自由,类似封建文明时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实质上可“等同于长期卖淫”。 4.如果女权按照这个思路来,我很难不支持。
当把视角拓展到史前,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结论。经济基础的变化,推动个体家庭出现、家庭分工模式的转变,以此,男性和女性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化,这一个阶级对立产生。进而,私有制的发展推动了家庭与氏族的冲突,国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诞生。除此之外,恩格斯在每个结论得出之前的史料铺排十分详细,行文严谨流畅,相对马克思的语言更加易懂。
以前读过
终于看完了!非常畅快,不会引起读者对理论的纠结和疑惑,论证过程也十分清晰。在举例了多种国家形势与氏族衰亡的原委之后,又做出了鞭辟入里的总结,指明国家的实质,令人醍醐灌顶。对于国家和家庭的描述实在是发人深省,大概做笔记也还不够,要多读常读,并对现实保持警觉,才能对得起马恩的思想结晶,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