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卫·格德尔 舞会的封面

大卫·格德尔 舞会

[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出版时间

2008-05-31

ISBN

978702006651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大卫·格德尔》这部出自一位女性之手的作品具有像巴尔扎克、陀斯妥夫斯基等大师那样的力量。

——美国《纽约时报》(1930年)

内米洛夫斯基所有的才华在其第一部小说《大卫·格德尔》中已经展露无遗:她冷冷的注视和仁慈的心灵……《法兰西组曲》也许是她的桂冠,但是她的其他作品无疑证明,她不仅仅是一九四0年六月的时代记录者,也是一位具有宽广视野、并且终于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伟大作家。

——法国《读书》

《舞会》足以使内米洛夫斯基跻身她那个时代最具天赋、最著名的作家之列。

——英国《卫报》

《大卫·格德尔》是内米洛夫斯基在法国文坛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小说叙述了一个来自俄国的国际金融巨头大卫·格德尔史诗般的一生:他一步步走到事业的巅峰,但又一夜间破产,妻子离他而去,女儿又和小白脸私奔。但是这个老赌徒还有一口气。他迎来一次翻身的机会,出于冒险的习惯,出于对女儿的爱,格德尔投身于这最后一搏之中……

《舞会》则描写了一个炒股而暴富的犹太人家庭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决定举办一次舞会。十四岁的女儿安托万娜梦想参加舞会,却遭母亲拒绝。出于反抗和绝望,安托万娜进行了报复,而这报复行为没有预谋,毫无征兆,一切只取决于她的一个手势……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登上法国文坛。二战爆发后,她躲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里。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由内米洛夫斯基的女儿德尼斯·爱泼斯坦在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得以出版,破例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当代文学经典。

用户评论
尤喜舞会一篇。从处女作起,恐怖的母亲形象就不停出现着……
《大卫·格德尔》笔触辛辣老到,完全契合主人公气质的冷酷绝望,家庭成员之间赤裸裸的相互憎恨和背叛被描摹得冰冷彻骨,濒临死亡的弥留状态是一场沉重的、永不醒来的噩梦,他们被恨捆绑得那么紧,死亡都无法解脱,内米洛夫斯基的文字针针绞心,连讽刺都全无幽默意味,充斥的只有苦涩,这份冷峻实属难得;短小如《舞会》更具可读性,场景感十足,心理戏丰富,母女对峙是她写作的母题之一,童年阴影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
大卫·格德尔就是一棵犹太苦菜花啊!就是觉得伊莱娜写的人的拜金都有点夸张....
只读了舞会。 我相信那就像她的妈妈吧..
我感叹她的比喻句,但远不如她的女性视角作品。
可以,很窒息,写得是很好。不过省略号用多了读起来很漫长,而且犹太人(尤其是女人)拜金得夸张……
有契诃夫之风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内米洛夫斯基的书,第一本是《法兰西组曲》,10年前看的,至今难忘!这本书我从图书馆借的,但在图书馆电脑上搜索的时候它已经不在外借书库而在基藏书库了,于是我查阅结束,把书名、编号给馆员,工作人员帮我从书库里拿了出来。不知道它有没有借阅过,打开后印刷厂的小纸片还夹在里面,还有一张99读书人俱乐部的入会广告也在。不同意书后面摘引的说“女性之手的作品具有像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师那样的力量”。她就是她,独一无二的内米洛夫斯基!
第三本内米,真正的天才,她将法国和俄国文学的所有优点完美结合起来,锐利不失深沉,宏大不落冗长,早逝是世界文坛至为遗憾之事。//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卫》里贪婪浅薄的女儿自白她童年时期常被男人们抚弄骚扰,而章节末句说“乔伊丝的手顺着微微颤动、有些疼痛的髋骨慢慢垂下去:‘哦!阿莱克斯,我是多么向往爱啊……’”哎。
才华横溢又沉静冷酷的天才女作家。比起《法兰西组曲》,这部处女作其实更幽暗,后作反多了一些悲悯与温情。(今天读惊觉她真的很像张爱玲,重读之前笔记发现自己三年前就已经这么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