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潮的彼岸的封面

西潮的彼岸

李欧梵

出版时间

2010-02-01

ISBN

978702007855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西潮的彼岸》为作者在海外求学和任教将近四十年里谈中西文学之文章集合,既是一本“我那时真年轻”的感情记录,也不难看出作者对现代南美和东欧、特别是捷克文学的浓厚兴趣,显示了一种“直面后看”的个人化的历史记忆。

他拿了美国大学的“旅行奖学金”去欧洲闲逛,但去康桥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徐志摩。在欧洲的各大城市,他处处感受到历史的幽魂,反而在东方的香港和大陆,似乎真的觉得历史“终结”了,而他处处在学本雅明笔下的天使,逆着“进步”的时代之风前行。

这既是一本“我那时真年轻”的感情记录,更浸透了一股浪漫的情怀。但浪漫主义的英雄时代早已逝去。现实、世故和小心早已筑就许多感情的提防,以前的纯情浪漫主义者也因此变成了老小姐、怪人和愤世嫉俗者,失去了天真……然而,仍不随俗地、绝望地追求所谓的爱情。

李欧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

目录
总序西潮的彼岸 二○○五年版序言 康桥踏寻徐志摩的踪径 徐志摩的朋友 奥国的飘零 布拉格一日 日本游记 美国的“中国城” 浪漫的圣徒 “刺猬”与“狐狸” 心路历程上的三本书 “象牙塔”内的臆想 书债 一个“闲书呆子”的自白 什么是“西化” 多年追求的恋人 写在父亲的日记发表之前 为婚姻大事上父母亲书 我对于香港中文大学的观感中西文学的徊想 初版自序 二○○五年版自序 “五四”文人的浪漫精神 浪漫之余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五四”文学与鲁迅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的反讽意义 一支小调谱成的文学新曲 奇幻之旅 伟大作品的条件 作家与作家 语言与沉默 “东欧政治”阴影下现代人的“宝鉴” 捷克现代民族诗人塞弗尔特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敲醒了什么? 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 技巧与视界
用户评论
西潮的彼岸是李欧梵的两个集子合成的,之前是浪漫之余和西潮的彼岸,都是他在读博期间写的文字。可以说是李欧梵博士论文的副产品。不过,我们从书中能够看到另外一方面,余英时和李欧梵都是哈佛大学东亚中心毕业的,一个是从杨联升,一个是从史华慈,前者受到了美国汉学严格训练,后者则选取了多元和浪漫主义态度和立场。学术训练上说,我认为余英时只是代表了美国汉学理智和考据的一面,而李欧梵则代表了美国汉学多元和理论的一面。细节上说,李欧梵因为涉及到文学,所以进行了不少文本解读的工作,无论从中国的小说,还是西方的文学作品,都下过苦功夫。阅读文本,跟研究不能说没有联系,只是两者不完全一样。因此,李欧梵能够从细致阅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而余英时的写作更像是史料的堆砌,对于材料的解读,无论从细致还是理论,都不够深入。
对我而言,边缘才是真正自由的,因为我不受中心情结的牵制,可以随意转换,转变视角 扩展视野,由中而西,总而言之,我认为只有在边缘才能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国际主义者 我深深体会到,在美国社会中,一个失败者 的确是难以寻觅容身之处的 如果说永远轮回是人生最重的担子 如果我们一生的每一秒都不停的重复 那么我们就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在永恒的之上
李欧梵早年作品,有趣,后面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部分倒是不错,可惜没有继续往深层次讲
飛速翻完即可... ...
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我不太适合他的笔风。所以一本就止。
看到“一个“闲书呆子”的自白”笑出声来,想隔空握爪。
我现在才知道李劼为嘛骂李欧梵……
这本书主要是由西潮的彼岸和中西文学的徊想组成。前段时间当故事看,从中获得的收益是看了他的一些读书心得,对某些书产生了很大兴趣。比如卡拉马佐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