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现代性的追求的封面

现代性的追求

李欧梵

出版时间

2010-05-01

ISBN

9787020080335

评分

★★★★★
书籍介绍

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界对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史的研究蔚为风潮,李欧梵教授的成就堪称最受瞩目。在关于现代文学的一片写实声中,他提醒我们另有一群作家曾以其激越的声音、独特的行止,为中国的现代经验另作诠释,其中的很多题目已经成为目前学界的抢手话题。相对于传统海外学人作家的游子逐客姿态,李欧梵力倡游离的边缘批判立场,与许多当代文化理论不谋而合;而他那种时时处处用功、无所计较的治学态度,又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李欧梵教授的重要著作,多半以英文发表,有缘一读的读者毕竟太少,《现代性的追求》精选他多年来所写的论文,重新翻译编排。其中,谈论清末以迄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潮起潮落的篇章,最能见出他个人性情的发挥:应《剑桥中国史》大系之邀而作“中国文学现代化之路”的长论,则在在可见他精辟允当的批评功夫。

李欧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

目录
总序
序言
【辑一·真的恶声】
“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
来自铁屋子的声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在他的回忆中,曾经提到过有一个阶段,他比较深入阅读了西方现代理论,并尝试运用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中。这个说法,在本书所选取的论文中体现的很明显。也就是说,本书有一个基本预设,就是中国自晚清以来就出现了中国式的现代性萌芽,这些萌芽通过报纸杂志上文学读物,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影响。因此,研究晚清民国以来的文学现代性想象,就成了本书的一个线索。本书从晚清的报纸谈起,然后进入鲁迅话题,通过鲁迅折射晚清民国时期的现代性问题。文章分析了鲁迅对于革命和铁屋意象,充分展现了中国现代革命的内在矛盾。继鲁迅之后,李欧梵跳到了被人们所忽视的城市文学的评论,通过对施蛰存、穆时英和刘呐鸥的分析,展现了左翼之外,城市颓废文学的一幕。当然少不了对张爱玲的评论。最后用粗线条描述了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文学概貌。
2014年考研的时候这本书对我作用很大,尤其是讲《老残游记》的现代性那一部分。
最后一辑短短两篇,写的非常棒,翻译也不错。总体说来思路清晰,没有胡搅蛮缠。
补标。大二春季学期和现代性的五幅面孔一起看的,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词典中,颓废派和唯美主义并肩而立。同期在西川的课上读张枣柏桦,之后反复回忆起那年暮春时节教学楼前长椅上的桐花。大三秋天在英专的课上读王尔德和哈姆雷特,课件里有一幅水中的奥菲莉亚,翻过年成为春季学期外国文学史的论文选题。提交论文的一个月后,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看拉斐尔前派特展。这些构成了我本科生涯中关于颓废和唯美的书面线索。而实践则是大一春夏和大三秋冬。
辑一“真的恶声”标题借自鲁迅的名句。在此,李讨论了现代中国文学文化传统中数次多声复调的契机:清末民初《申报》副刊众声喧哗的现象;鲁迅石破天惊的“狂人”怒吼。 辑二“浪漫的与颓废的”,纵览自清末以迄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潮起潮落。五四以来作家对个人主义的追逐、涕泪飘零风格的树立,乃至革命抗争政策的发展,莫不与浪漫风潮有关。影响所及,另有“异端”如新感觉派作家的兴起、颓废美学的发皇,尤其引人注目。 辑三“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之路”,搜有两篇长论,分对清末至一九四九年时期的文学诉求及特征,详予描述。
各文集中重复篇目较多。主要读了《追求现代性》一章,深度略欠缺但启发性不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而言),很适合作为演讲/通识课
同书中引用乔治·卢卡奇所言“现代主义对人类历史感到绝望,它抛弃了线性历史发展这种观念”相反,作者正是采用线性历史发展论述来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书中篇目选取不同的切入点,或是文学中“自我的形象”,或是文学中的“情感”,从不同历史时期选取典型人物佐证作者对当时的文学的判断;分析作家,也常常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其创作。有时会产生一个疑问,即个例能否代表普遍。 书中文学史论述另一特色是,不以左翼文学为主轴,而是发掘主流文学史叙事之外的因素。书中从文学中的颓废因素,从城市文学切入,以Matei Calinescu的Five Faces of Modernity 作为论述现代性的理论支点,勾勒出文学史的一条暗流。
为何我读来感到颇为陈旧了?(19年春购于旧天堂,翻书时掉落了小票。十分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