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重读"文革"的封面

重读"文革"

许子东

出版时间

2011-10-31

ISBN

9787020086214

评分

★★★★★
书籍介绍

《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大部分文章2000年曾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原题《叙述“文革”》,出版社改题为《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据说当时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教授听到此书是重新解读“文革”便有些质疑,后来经过其他编委解释才知并非(至少不会全是)“新左派”重新评论“文革”。在《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里,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借用一种现代文学理论(普洛普的结构主义方法)来解读具体复杂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现象;二是尝试从文学角度讨论“文化大革命”如何成为一种被阅读乃至再读的“文本”。拙作出版后有不少批评,缺陷疏漏当然不少。本想借这次出版《讲稿》的机会,将研究范围扩大五、六十部或七十部“‘文革’小说”(主要包括近十年的作品),但因为生病,这个重写计划也暂时没有完成。期待日后还有再版续写的机会。

但这一卷《重读“文革”》,还是对《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做了很大程度的修订增删。一方面是文字修订,另一方面是增加了第六章到第九章的内容……最近十年常越界电视,有网友观众批评我常常在讨论现实问题时提到“文革”,“为什么老是念念不忘呢?”这是他们的疑问。说实话,也是我自己的疑问。我想,于私,是个人记忆。至今仍会在梦中见到父亲在电子管收音机前听九评、北京女红卫兵抄家时亲切的目光:“别害怕,你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街上群众欢呼剪人裤腿、下乡火车启动时的哭声混合东方红乐曲声、下放干部告诉惊讶的村民“尼克松要来了,毛主席决定,这一次不杀他”……怎么办呢?生死在这个时代,偏偏这些印象刻得最深。我很羡慕那些脑子也能和躯体及生活方式一起与时俱进的人们,可我就是不行。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记的集体记忆》《呐喊与流言》《香港短片小说初探》等。自2000年担任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栏目嘉宾。

目录
“灾难”的前因与征兆
“灾难”降临方式
考验与拯救
反思与忏悔
重读“文革”的不同方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专业性较强。归纳的文革小说29种“情节功能”颇有意思。可惜我阅读量不够,书中提及的50部文革小说仅仅读过部分,遗憾。
挂羊头卖狗肉的普罗普分析法。许子东老师寄意遥深。还是伽达默尔老谋深算,哪儿有那么多断裂,骨子底下都是传承。另外,更讨厌张承志了。
很喜欢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的许子东。看得出来,作者写作此书很辛苦,资料功夫做的很扎实。文革小说国内做的人应该不少,这本书在当时也算是开风气之先。许老师选这个题目做,也是用心良苦。可惜是,结构主义的理论强调共性,拿来用总有点先有结论,再找依据的感觉。另外这本书基本上是文本细读为主,如果能多融入一些哲学,社会学的研究进去,这本书会更深刻一些。
精彩。受功能学派影响比较深。帮助读者与文学形而上学保持距离。
书名应改为重读文革小说,那些小说不过是作者自己对文革的想象和再建构,和文革本身关系并不大。话说回来,像普罗普那样视小说解剖成若干结构的排列组合的,有些无趣。
运用结构主义方法给出了多种情节功能,归纳区分了文革小说的四种类型,四种类型分别体现了后人看待文革的不同态度,革命道德和话语逻辑今天仍看得见影子,值得一读
再次回想一下。文革或关于文革的小说实在不怎样,类型化得像是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
没看懂
四星。过于中规中矩的一卷。正如文中反复解释的,作者想分析的并非文革本身,而是关于文革的小说,这也是为什么题名要加引号的缘故。前半段采用普罗普的结构主义小说研究方法对选出的五十部小说进行分析,对概括出的29个情节功能、4个基本叙事阶段和5个主要角色进行讨论。实话实说过程有点过于冗长(恐怕是29个情节功能还不够概括的缘故)。作者的立论核心依然是穷与富、官与民、多与少这三个基本的对比。最容易被接受的依然是传统民间故事套路(拨乱反正、等待青天),最终提出的问题其实也并不难解答,为何恶的形象总是模糊的(集中在HWB群体),而这个群体中摘出的个体形象又往往是有苦衷或有理想乃至单纯的,因为对某些问题的讨论依然是缺席和回避的,缺乏载体。但换个角度说,这并不是HWB群体借以从现实责任中“解离”出去的理由。
喜欢这种“浅出”的研究。现在,过去成为避讳,以史为鉴不过妄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