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摸彩的封面

摸彩

[美] 雪莉·杰克逊

出版时间

2012-12-31

ISBN

978702009558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哥特小说女王雪莉•杰克逊 代表作

美国文学史上重要著作 短篇小说经典

入选美国文库

————————————————————

《摸彩》(1948)是雪莉•杰克逊最著名的作品,小说揭示田园牧歌般的美国小镇一个隐秘而凶险的侧面,是上世纪最恐怖的短篇小说之一,最初在《纽约客》发表后,引起巨大轰动。《摸彩》被改编成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并三次改编成电影。

在这部小说集里,雪莉•杰克逊并未创造一个幻想和恐怖的世界,而是揭示出日常生活中的哥特元素。这种哥特来自生活,又经常回到生活中去,它如此强大,会让我们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

这些故事唤醒了我童年时代最原始的恐惧。

——詹姆斯•希尔顿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记住雪莉•杰克逊的名字,但所有人都会记得《摸彩》。

——乔纳森•勒瑟姆

雪莉•杰克逊是个令人惊叹的作家,我已经谈论过她好几次了。如果你没读过《我们一向住在城堡里》、《邪屋》或者她的短篇小说,那你等于错过了一些奇妙的东西。

——尼尔•盖曼

雪莉•杰克逊,为文和为人同样的与众不同。她倾听自己的声音,坚持自己的观点,远离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潮流……她是独一无二的。

——《新闻周刊》

雪莉•杰克逊安静而优美的叙述会让你突然之间不由自主地打个激灵。

——Esquire

雪莉•杰克逊(1916-1965),美国小说家。在其所处的年代,她被认为是一个流行文学作家。近年来,她受到批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品被归入美国经典文学之列。她影响了尼尔•盖曼、斯蒂芬•金等后辈作家。作品《邪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是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读者票选20世纪百大英文长篇小说之一。她还创作了童书多部。雪莉•杰克逊文字清新优美,美国中学课本中,至今仍有她的文章。

2007年,“雪莉•杰克逊奖”成立,奖掖心理悬疑、恐怖和黑色幻想类小说。

2010年,由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编选的《雪莉•杰克逊长篇小说和故事选》由美国文库出版。

目录
I
醉客
魔鬼爱人
就像妈妈以前做的
实战检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几篇还行,大部分比较乏味,可能也跟翻译得不理想有关……
好手。詹姆斯哈里斯到底是谁!!!
4.5 令人毛骨悚然...直到读完这一整本书,而不只是《摸彩》单篇,我才搞明白“现代哥特”是什么感觉。除了《摸彩》《巫婆》《查尔斯》之类的显而易见的恐怖短篇,剩下很多那些藏身于现代生活日常的、充斥着细枝末节的、大量留白的、将恶意和人性中失常场景甩到你面前的那些短篇才是真正的精髓。雪莉·杰克逊的文学建立在她对人性中的恶意和困惑无比敏锐的观察。最高级处是她常常精确的让读者止步于恐惧漩涡的边缘,让他们朝那中心的深渊瞥一眼就足够倒吸了一口冷气了。
全部都无聊,短的短无聊,长的长无聊,到了最后一部分特别无聊。烂得比较突出的篇目《我在R.H.玛西公司的生涯》《对话》《木偶》《盐柱》《穿着大鞋子的男人》《牙齿》《收到吉米的一封信》。《那当然》是不是有点儿像快乐大本营里面的热身游戏?非要看的话看《摸彩》这一篇就足够了。
我真的很不喜欢欧美小说的叙述方式。总是在对话之后接上一大段景色,心理,状态的描写。我是看小说啊,我不想看记叙文。难道不可以像是正常对话一样啪啪啪地对话吗?为什么要在说完一句话之后描写这个人的样貌和背景。不可以用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吗?不可以借用别人的对话来介绍他吗?非得用上帝视角吗?以上是牢骚。 这部短篇小说集号称是恐怖故事,哥特元素满满。其实根本不恐怖。被当做压轴的《摸彩》到底哪里恐怖了,我完全没有感到飕飕的凉气。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的野蛮习俗而已,有必要害怕吗?伊坂幸太郎的《sarcrifice》,三津田的无头作祟,甚至是虫师的睑之光。哪个不比这个更诡异,更阴森? 还是说欧美风就是喜欢混搭,在现代化的村庄保留一些原始的痕迹。这种对比让人恐怖吗?我只感到了滑稽和无奈。
(大学图书馆读书)
有点无聊……有几个片段写得蛮好的,把日常生活中荒诞不适的瞬间捕捉住再仔细地放大展开,但读得快些时这种体验就飞速从我大脑皮层滑过不留下一点痕迹。
真的冷不丁一激灵。
看了几个评论解说没有一个讲到摸彩一个细节,就是女人不能算人,不能参与抽签,必须找个男人来抽,比如刚成年的儿子。雪莉杰克逊最恐怖的一点是,她笔下揭示的世界都是真的。这三年来发生了太多事,太多荒谬的事。我但凡有一点点运气和能力,保全至今全因为对人性从未有过任何一丝信任,从未。
平淡描写的人性恶意与凶险生活,所谓细思极恐的悚然并未感受到,反而令人感慨而烦躁的是,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怎么会有如此多软弱糊涂的主人公,做出如此多荒唐懦弱、令人无法理解的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