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罗大冈译波斯人信札的封面

罗大冈译波斯人信札

[法] 孟德斯鸠

出版时间

2015-06-01

ISBN

978702009904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孟德斯鸠惟一的一部文学作品,全书由一百六十封书信组成。信中有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细致观察和犀利批判,对流血、肉欲和死亡的描绘,黑白阉奴与后房被囚妻妾的对话,以及身处异国他乡的主人的绵绵情话等。这是一部游记与政论相结合的小说,也是一部哲理小说。 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时代著名思想家,近代欧洲国家较早地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影响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之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的作品还包括《罗马盛衰原因论》等。 罗大冈(1909-1998),原名罗大刚,笔名莫辰、铁树等,浙江绍兴上虞东关人,曾就读于中法大学。1933年赴法国留学,1939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旅居法国及瑞士。1947年回国,历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部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法国文学研究与译介,兼事法文诗歌创作。著有《罗大冈学术论著自选集》《论罗曼·罗兰》等,译著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波斯人信札》《拉法格文学论文选》《艾吕雅诗抄》《我们最美好的日子》等,另有诗集《无弦琴》、散文集《淡淡的一笔》、《罗大冈文集》(四卷),还有用法文写作或翻译的作品若干部。1983年被授予法兰西学院荣誉奖章和巴黎第三大学荣誉博士称号。
目录
出版说明
译者序
作者序
信一 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
信二 郁斯贝克寄黑阉奴总管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孟德斯鸠的这部书显然是写着玩儿的,不是冲着制造经典去的,比如选择波斯人作主角,写后宫趣事做噱头,也算是东方学的一个典例了。但,按今天的眼光,开了一条小说新路,书信体你来我往多方交汇的拼贴混杂既带来读者的解放,又以异国人视角充分自由地引出对法国的讽刺、政论与哲理。女权也好,批评世风也好,对应的都是彼时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这点不意外;也能看出许多瑕疵,比如一是书信体毕竟不好把握,形式没那么扎实紧密,二是郁斯贝克形象不够统一。书信体确实有未尽的潜力,比如推上前大半年有假装国家级干部写家书透露内幕的...
对那个乱搞财政的外国人真的很怨念。//抓住异域卖点的策划营销小天才。//妇女解放意识。“女子的天堂”天真又悲剧,有限的、循环式的报复。曾经也流行过“女尊文”,可以一比。//折页很多。//亚洲、欧洲、波斯文化比较很多。//有的脚注有点莫名其妙。
异国视角中的欧洲风俗画,对政制历史的生疏造成一定的障碍,不过依然辛辣,波斯人换成埃及人中国人都是一样,蓄阉奴的陋习,后房流血风波,女性从属男性而永远活在面纱之下和轿辇里:彼时波斯相比欧洲是蛮荒和不可思议的,但形象学的欧洲也是文明和荒诞无稽的混合。孟德斯鸠的书信体把哲学、政治与道德都用一条秘密的锁链贯穿起来,对启蒙思想和孟德斯鸠有更多了解再读会更好,我没有很好地抓住重点。穴居人故事是契约精神的寓言。洛克莎娜最后申诉:“以为你自己可以放任恣肆,但你却有权利戕贼我的欲望?不!我虽一直生活在奴役中,但是我一直是自由的:我将你的法律按自然的规律加以改造,而我的精神一直保持着独立”:女性主体意识的彰显。记一句:上天给我生命,这是一种恩惠。所以,生命已经不成其为恩惠时,我可以将它退还:因既不存,果亦当废。
孟德斯鸠假装自己是一个波斯人郁斯贝克来考察法国的风土人情,也涉及作者对以波斯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见解。主要谈及宗教、政治制度、道德、经济、女性问题等方面,也简明地描绘了巴黎的社会生活图景,贯穿了一种异域视角下对本国社会的批判意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民族也有上帝,那么他们一定会给自己的上帝加三条边”。
创造出小说的新形式。重视妇女问题,反对殖民,批判教会,提倡信仰自由。穴居人的世界和桃花源有点类似,只不过穴居人要有君主的产生。悖论是,人们为了解决纷争而需要权威,又注定了秩序和个人会有冲突。孟德斯鸠认为真理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当人察觉到真理,他就必然按照真理行动。君主和群众是相互制约的。
圈子绕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