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应知天命集的封面

应知天命集

王彬彬

出版时间

2014-12-01

ISBN

9787020102587

评分

★★★★★

标签

文学

目录
月夜里的鲁迅
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
“样板戏”的不断改与不能改
1976——1978年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做学问不容易。人在做,同行在看。
意外遇见的书,还是花了一晚上逐篇读完。王教授现代文学文献和现代史都很扎实,日语娴熟,又注重语文修辞,故各篇文章都很明白实在,看起来确实不「高深」,但相比故弄玄虚的高深,或许这种平实才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正路。尤其让我吃惊的是,王引用陈寅恪也很扎实,确实是下了功夫的,引葛大师《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也引得好。相对而言,谈「文学史」的理论辨析就不那么清晰了。总之,王的学术批评价值真的很高(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现代文学研究界);文学批评(本书涉及的不多)的价值便觉没那么高(毕竟我是金庸迷)。
圖書館借讀
他的批评果真是一针见血
2018.6.7 晴 他们怀揣最新式的鸡刀和牛刀,昂然踏入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却往往不辨鸡牛地狠刺猛砍……对着鸡牛的影子,他们都能使出浑身解数地砍杀一番,就不得不让人对他们的“醉翁之意”心生疑虑:他们到底是要砍杀鸡牛,还是仅仅要做砍杀表演呢?(批刘禾,202) 我以为,一篇文章,一本书,如果文理常常不通,甚至常常是整段整段语无伦次,那是不必认真对待它的理论、观点的,它不具备要求别人这样做的权利……(批蔡翔,259)
评蔡翔、刘禾,酣畅淋漓
文风的犀利,有理有据,尤其对于语言修辞和逻辑思维的强调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几本学术著作的批评其实过去读过,重读依旧觉得文字质朴而难学,因对史料的把握扎实程度很有要求,不摸透不敢说。彬彬师见过两三次,给人的感觉和文章一样,不留情。
彬彬老师的语言真好,反讽、戏谑又平易、朴素,不同于丁帆老师的激情和文采,是取法鲁迅的犀利冷眼。前面的文章介乎学术论文和思想随笔之间,严谨流畅又不拘论文之格,后面对几位知名学者和著作的批评鞭辟入里,抽丝剥茧,令人叹服。读时常常忍俊不禁,读罢却是一头冷汗,这些问题对于一个急功近利的学术新人来说太容易犯,真该自省,往后求真求实,切忌用虚浮、流行的概念故弄玄虚,切忌卖弄,踏踏实实做真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