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安娜·卡列宁娜:全2册
[俄] 托尔斯泰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8-01
ISBN
9787020102754
评分
★★★★★
标签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书籍介绍
《安娜·卡列宁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当时有人说它没有“建筑术”,有人说它是“两部小说”。作者委婉地拒绝了这些批评。他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两条线索有“内在的联系”。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包括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政论等著作,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目录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说明
前言
文前辅文
上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喜马拉雅听完的长篇小说
托尔斯泰的世界太大,看很多眼也看不尽
列文简直就是托尔斯泰自身 安娜简直让每个女性看到了自己的无理取闹,和失去自我的结果 P387是一种健身式自由呼吸法, 故事展开由一个男子的选择,牵扯,命运关联 终点是心理的改变,系于一点,关于一人,两个家庭发展,一线而出 小说的情节特点: 女子的脸红,你需要猜测 男子的沉默,你需要理解 未说明的,你自己要明白 不要重视说话的内容,而要在意说话的态度,……的步态,……的眼光,肩膀的斜度,头的姿势,嘴,唇,手指间的活动推测人物的心理运动过程 这是书的趣味所在 托翁笔下的人物有着非常清晰的心理发展过程,像一系列运动,每个阶段承接每个变化非常平稳,有趣的不是心理,而是心理过程本身,这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上册 | 漫长的冬季的尾巴,配合两部同样鸿篇巨著的小说和非小说,真是难挨
列夫托尔斯泰到底经历了什么,他描写的人物内心深刻到仿佛附体到每个人物身上去了,并使他们活了起来,太可怕了,像窥视到每一个人的心里一般,笔触细腻准确。安娜是多么有魅力的人啊,糟糕的爱情给予了她魅力,却又毁掉了她。
前前后后陆陆续续一共差不多三个月,我终于看完了。我其实非常想写个读后感什么的,可是我根本下不了笔,因为它给了我千头万绪,我却连一条都没有理清楚。所以我写不来,如果真的要写,可能要一次性写十篇才能勉强解释个七七八八。 但是我还是要趁热打铁地记录一句今天晚上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话—— 安娜卧轨自杀了,然后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评价是什么呢: 一个卑鄙下贱的坏女人,她毁了她自己和两个不幸的好人(卡列宁和弗龙斯基) 这种不顾一切的热情有什么意思!只不过证明她有些特别罢了。 安娜和列文确实很相似,两个都是不妥协的人,都是拒绝糊涂的人,只不过一个纠结于爱情,一个纠结于生命的意义。 这种真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可贵的。
读完了,最后一段文字。 我在想,人类的智慧,情感,观念,不管你是俄罗斯人,美国人,印度人还是中国人,其本质都是想通的。所以在阅读这些世界名著时,我们在很多时候会会心一笑,了然于胸。 然而现实中,美国人怎么怎么样,俄国人怎么怎么样的论述常让我们差异,觉得丫真是奇怪。
读的时候不喜欢安娜,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安娜的可怜和可爱之处。
不要羡慕别人的老婆,还是自己想办法娶一个好。
大师,这就叫大师啊,心理勾画太好看了,有机会再看一遍。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