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棋王 树王 孩子王的封面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阿城

出版时间

2015-10-01

ISBN

978702010895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棋王 树王 孩子王》阿城的文学作品以白描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使他成为当时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人物。后有不少杂感和散文作品发表,依旧沿袭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收入了其中的代表作。

阿城 1949年生。原名钟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等地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当农工。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工作。1984年发表中篇处女作《棋王》,一举成名;1985年发表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成为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期间连续创作了中篇小说《树王》《孩子王》及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他的作品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

目录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峡谷
溜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上一次读阿城还是11岁,懵懵懂懂读完《棋王》,抬眼看窗外,太阳很大很亮。阿城文字武功之高强,在于沉稳朴实的穿透力,用最易懂的词句,位置精准、力道恰好地发力,浑厚天成。笔力极坚韧,执意穿过绝境和繁复的人生际遇,绝不躲避,绝不取巧。他自己呢,就像一颗或黑或白的棋子,或是躲在森林之后的眼,悄没声息地观望他所造就的地动山摇。
阿城的文字有一种朴实,但极具洞察的气质。
钟阿城是上一辈里最会讲故事的人了
好。
阿城的文字功底的确是深厚啊,简练至极,但是将一个故事讲得无比通畅,写知青生活的细节惟妙惟肖,属于有趣又好看的小说。
苦难中也总有些东西不会被磨平,熠熠发光…
旅法作家戴思杰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在中国翻译出版后遭遇了学术界的普遍批评,译者余中先老师更是直接指出,这部作品在国际享有盛誉的原因在于戴在贩卖某种“异国情调”,这是他可以“糊弄”法国人的法宝。这番评价后来引起了戴本人以及一些法国学者的不满。但如果将戴的成名作与这本《棋王•树王•孩子王》相比较,可为国内批评界的声音寻得更多例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说,将视野局限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不免是狭隘的。阿城在描写上山下乡这个特殊时期时,更多表现了人与道、与自然、与知的关系。与戴思杰不同,我们没有看到绝对对立的两个阶级,甚至没有谁在扮演反派,有的是时代洪流下所有人的踌躇、思考和迷惘。当然,这在国外评论家看来反而会成为一种“未严厉批评的肤浅”。此外,最后一篇散文着实有趣,最为喜欢。
装帧是我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有设计里数一数二的。最喜欢的,大概是孩子王,其次是树王。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小说,它在阿诚的笔下让读者感觉到是实实在在他亲身经历的人生,可以让人共情的人生。
干净又丰富,四两拨千斤。酸楚的味道把人一下子带回了那个时代,文化是匮乏的,人却是活生生的。
2023之23。棋王,树王,孩子王,前两部更扣人心弦。上山下乡,劳动大改造的时代背景零星的穿插在小说中,这个背景奠定了人物性格主基调。棋王,王一生。有着极高天赋,又有着痴绝劲,造就了以一敌九的神话。树王,肖疙瘩。兵王,气力大无比,笼罩在过去的“错误”中,有四分豪气,六分阴郁。学生砍掉了大树,也砍掉了他那口赖以生存的精气神,一泻千里。临了,还不忘远在千里的老战友。读完,约莫能感受到作者想说的话,人活于世,除了吃饭睡觉总归还是要有点其他的东西的。王一生的痴,肖疙瘩的信仰,一正一反,存则生湮则灭,非常人也。孩子王的那点教会孩子的念想倒是我们常生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