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金翅雀的封面

金翅雀

[美] 唐娜·塔特

出版时间

2016-01-01

ISBN

9787020111763

评分

★★★★★

标签

小说

书籍介绍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使我们更接近真实与美。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发生爆炸,男孩西奥的母亲丧命,十三岁的西奥奇迹般幸存。但由于父亲早已遗弃他们母子,西奥只能寄住在有钱的同学家。陌生的环境令他不知所措,崭新的人际关系令他倍感挫折,但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是失去母亲的伤痛。 但他意外拥有了博物馆的名画《金翅雀》。这幅画是他在回忆起母亲时的慰藉,将他带进了幽深黑暗的艺术世界…… 成年后的西奥游走在名人画室和自己工作的古董店之间。他并未与这个世界变得亲近,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处于一个正在逐渐缩小的危险的圆圈中心。 《金翅雀》由美国著名女作家唐娜·塔特耗费十余年时间创作,一部会让你挑灯夜读、推荐给所有朋友的伟大小说。 ·普利策奖获奖小说 ·唐娜·塔特凭借《金翅雀》入选《时代》“年度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 ·作者唐娜·塔特与莫迪亚诺、昆德拉等同时位列《费加罗报》年度作家 ·安德鲁·卡内基杰出小说奖 ·美国书评人奖短名单 ·百丽女性小说奖短名单 ·希拉里·克林顿推荐书目 ·版权售出32个国家或地区 ·销量超300万册 ·出版三年,仍位居《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 ·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畅销书 ·《每日野兽》年度20部“好书中的好书”第2名 ·《北美时尚快报》年度图书 ·《傲骨贤妻》第六季第四集致敬书目 ·《饥饿游戏》电影公司取得版权,即将改编成电影或迷你剧! 唐娜·塔特(Donna Tartt),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1963年出生,在密西西比州格林纳达长大,五岁时写了人生第一首诗,十三岁时发表了第一首十四行诗。1981年就读密西西比大学,后转学至贝林顿学院。大一时就因写作才能受到注意,被著名作家巴里·汉纳收入其短篇小说课程研究生班。汉纳称其为“难得一见的天才,文学之星”。 唐娜·塔特平均每十多年才完成一部作品,迄今只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校园秘史》《小友》和《金翅雀》。这三部作品均颇受好评,畅销长销,版权售出三十余国家和地区,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2014年,塔特入选《时代》杂志“年度具影响力的一百位人物”。 塔特认为,雕琢句子——正确的词,适当的比喻——是写作带给人的最深层次的满足。写作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写一本让自己沉迷的书,可以进入一个迥异的世界。 《金翅雀》是唐娜·塔特的第三部作品,在上一部作品《小友》出版十一年后面世,横扫全球多国畅销榜单,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和其他多项荣誉。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聪慧的少年
第二章 解剖课
第三章 公园大道
第四章 吗啡棒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和引人入胜的狄更斯一样,作者非常善于丝丝入扣地安排命运的巧合和无常:爆炸、偷盗、嗑药、毒品交易、黑帮火拼……笔法如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一样古典,笔下描绘出来的画卷却是如此现代,这让《金翅雀》的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行为艺术。
看完这本书觉得自己天天在嗑药,真厉害,完全放大了我对真实生活的感受,不知道几天会褪去。差一星完全是因为读不了英文ORZ..
不枉我带着这十公斤重的砖头通勤了两天,看完!这种带着严肃文学觉悟的通俗类型小说简直戳我戳的透透的。开始时可以读得很快,接近尾声时要放慢速度,像喝一场大酒~
救赎就这么来了。真不敢相信。
笔触入木三分,真正身临其境,无论是心理描写还是环境描写都栩栩如生
心理活动太多太多太多
前半部分很爱,但剧情走到后半部分开始落入俗套…
这本书是2014年在亚马逊上买的英文原版书!一直停在大概10页,一直没有读下去!但当我听了近半年的A Tree in Brooklyn,看了Goldfinch的改编电影后,我又把这本书拿出来读!近800页的书,我已经读到500多页了!虽然并没有读懂每一个字,但是读懂之处甚至感受到了文字的精秒和表述的准确情绪!
受够了美国人了,就这个故事也能写70万字?啰嗦得让人心烦。(更烦的是自己最近似乎只能看进去砖头书,不知道什么毛病。) 封面折页上写,唐娜塔特认为“雕琢句子是写作带给人最深层次的满足”——完全不怀疑会是她说的话,《金翅雀》里太多创意写作课式作家的技巧痕迹了。 后半部重返纽约比拉斯维加斯写得好:生活合该恍惚混乱不安,仿佛后劲太大的嗑药和明知在自毁却无法停止的列车——而不是在拉斯维加斯时太过明亮锐利的堕落。结尾就差得多,美国人对阿姆斯特丹的幻想也幼稚得令人尴尬,说教式对抗虚无主义的鸡汤演讲直接把评分从3.5拉到了3星。 P.S. 让我不安的是,这本书似乎验证了一些我对柳原汉雅写作里不舒服的部分。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并不是《渺小一生》太过赤裸的消费悲剧和增加偶然性,可能只是因为柳原汉雅太美式吧。
一个围绕一副金翅雀画作的故事 一个男孩因意外丧母 落入生活无尽深渊的他 却又因点点滴滴的爱而找到生活的意义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