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四世同堂的封面

四世同堂

老舍

出版时间

2018-05-31

ISBN

9787020117956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四世同堂》系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表现了抗战期间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争,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部足本,由翻译家毕冰宾(黑马)据浦爱德与老舍合作翻译的《四世同堂》英文稿回译。补全了已经散佚的第三部《饥荒》的最后十六节,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老舍的文风,在信达雅三重标准上,对已经面世的版本又有超越。

用户评论
全书读完,要说“七·七”事变,谁都知道,但说起当时北平城里的人们在之后的反应,真是读了这本才晓得。虽然故事中只描写了以四世同堂的祁家为主的生活在小羊圈里头的六七院人家,但放眼看去,却是当时整个北平城的缩影,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对细节的描写透过纸张让人如临其境。国难当头,有人赴死,有人做了汉奸,也有为了一家老小忍辱负重,老舍笔下,尽现人心。 战争,让人变成了兽,让兽变成了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善恶好坏,都逃不过战争的蹂躏,惟愿和平,长久如斯。
太细腻,那种说不出口的痛苦全都能体会到,善恶鲜明且真实,太会骂,讽刺到骨子里。无条件厌恶和反对战争,在战争里,真的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瑞宣的困境是个特别矛盾的存在,作为新旧交替的一代,一方面他作为长子,有很多的责任和无奈,他身上有无限的善,但也有有限的冷漠,是一种反抗不了就这样的妥协,只要不触碰自己底线就行,是属于“大多数的我们”,这才是个活生生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他是个价值和位置相匹配的人(扪心自问,身处同样的困境,我肯定不及他。最喜欢那些普通人,爱恨都真性情,李四爷,金三爷,常二爷,程长顺,特别又是着墨不多的几个女性,韵梅,天佑老婆,桐芳,四奶奶,高第,能看到她们一路下来的觉醒,这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没有绝对的善恶,但大赤包冠晓荷蓝东阳李空山祁瑞丰们就是恶
老舍先生可以说把中国人写到家了
大师真的是大师,把人物心理状态写的这么真实,好像我们脑子里想什么都被他知道了。
读的太难过了,一纸辛酸泪。以前也像祁老爷子一样以为自己处在时代脉搏的最后几节,好坏都与自己关系不大,顶天了用水缸堵起大门撑他仨月又可以过安生日子,而现实是天塌的时候站的高点低点都一样。
一本爱国教育的好书。书里也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沉重的故事背景,阅读体验如攀登一座高山般,越靠近,便越压抑。偶尔看到的一线希望和欢愉,翻页间就被茫茫的白雪掩盖而压在让人喘不过气来。 书里的人物甚至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一点原型。
看见寒夜中的北平 看见四世同堂里的芸芸众生
蓝东阳过于脸谱化了。老舍先生把人性看的过于简单了。觉得好就一定好到底,坏就一定坏到底。
这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纪录片,把那个年代的北平老百姓的生活,所思所想,所做所为,写透了。当然,也有遗憾,最后的十三段,是英译本又翻译过来的,我们永远也看不到老舍先生的“真迹”了
主要是讲战争,讲沦陷的北京里面,亡国奴怎么走过八年的岁月。走出去抗战容易,难的是怎样在沦陷区留下来,蛆虫一般的过活。篇幅上基本上前四年占95%,后四年5%,很不均衡。仿佛战争年月的饥荒所造成的浮肿那样,冗长杂乱,零碎而无整体的谋篇布局,臃肿难看,又没有足够的叙事性和生动的文笔。思想性上,仅仅在揭露战争之罪这上面有一点建树吧,但这也是老掉牙的内容。知识上,又没有其他大文豪的高谈阔论,对民俗、政治等等什么的见解也没有。连个北京生活百科全书也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