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二马·牛天赐传的封面

二马·牛天赐传

老舍

出版时间

2017-02-01

ISBN

9787020122233

评分

★★★★★
书籍介绍
为纪念老舍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特别推出“老舍作品精选”丛书。 《二马》是老舍的早期作品,1929年写于英国。小说塑造了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马,他的生活信条就是得过且过,让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不同的是,阿Q生活在老中国的乡村,老马则是华侨,旅居国外。老舍有意把老马放到异国情境中去刻画,通过马氏父子在伦敦的生活以及与英国人的交往,看东西方民族的不同,试图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凸显落后国民性的荒谬之处。 《牛天赐传》完成于1936年。主人公是一个因天生残疾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婴儿,后被家境比较富裕却没有孩子的牛姓夫妻收养,取名牛天赐。牛老爷是个生意人,但他更是个马虎人,以“碰”着走运而致富;牛太太是精明人,以官样治家而立威。天赐从小娇养,除了玩和写点小文章,其他什么都不会做。他在养父母人生经验的教导下,一半聪明一半糊涂地随着环境而慢慢转变,成为一个“不是玩意儿”的人。 小说呈现的是一个原本单纯、善良、诚实、有正义感的孩子如何在家庭教育和外界影响下蜕变的过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1924年赴英国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幽默风格引人关注。1930年回国后创作了《骆驼祥子》《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作品,确立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市平民文学大家的地位。抗战期间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并写下了百万字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949年后,又有《龙须沟》《茶馆》等话剧力作问世,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时,因不堪忍受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湖自尽。 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老舍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这种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的作品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
目录
二马
第一段
1
2
第二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就看了牛天赐的部分
为什么这么久了,中国人还是没有变化呢,仍旧如此平庸、自大,我们是文明古国,大国,你们都是鬼子。一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掉泪,我们仍旧是赤身裸体行走在这个世界上,希望这片土地能够变好,变得有希望。
带劲儿
牛天赐传真是再现实不过了,短短几百页一生就书写完了
二马让人看了生气,生外国人的气;天赐让人看了难受,难受人生的无常。先生的文笔幽默但写尽人间沧桑与酸楚,看得清!看得轻!
封面上赫然写着舒庆春家境贫寒。牛老太太控制欲太强,压根儿不会养孩子。四虎子也是个心大的。战争第一受影响便是农民,其次是商户。四世同堂也是这个情形,我讨厌战争。单单是文学作品里的战争描述看了都会心揪,何况是发生在身边的战争。想起俄乌,艺术导论的老师将其视为谈资。冷漠刻薄。牛天赐明明是个空想家,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万事都由着性子来。怎么最后还是个HE呢,四世同堂也是HE。虽然知道肯定不会过得好,但还是不愿意给一点亮光。
了解民国,看老舍的书是个好途径。
因着话剧牛天赐,总想着循着原著去看。那日在曲水无聊终于是拿起来了,拿起来就放不下了。这两个故事竟是对于我的专业与职业来讲,简直就是像专业书籍一样呢!老舍先生的文字又有趣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