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城堡的封面

城堡

[奥] 卡夫卡

出版时间

2018-03-01

ISBN

978702012495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不但是卡夫卡最重要的作品,而且也具有卡夫卡风格,被誉为“卡夫卡的《浮士德》”。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进入城堡而徒然努力的故事。作品寓意深刻,内容荒诞离奇,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谬、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因此有人称它是一部“迷宫似的令人晕头转向的小说”。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影响遍布全世界,被尊为现代派文学大师。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曾为保险公司职员,业余从事创作。生前在德语文坛几乎鲜为人知,死后引起世人广泛注意,成为美学、哲学、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先后出版《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和《饥饿艺术家》四部中短篇小说集;此外写有三部未竟长篇小说《失踪的人》《审判》《城堡》,在生前均未出版。 译者:高年生(1932—),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德语专业。译著有《女士及众生相》《小丑之见》《亲和力》《三毛钱小说》《最底层》《安妮日记》《俾斯麦传》等。
目录
文前彩插
文前辅文
出版说明
前言 城堡——一个迷宫似的故事
第一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59/100 关于女性的描写很有意思啊 阿玛里亚的故事很喜欢 开始不纠结于卡夫卡究竟想传达什么 而且你自己从里面读到了什么 那就是什么 (助手可可爱爱)
一定要慢读才有品味的余地
至少阅读时的反复与焦头让我真实地体验了一把K经历的波折与求不得。
有些东西,将是你永远无法进入的城堡。 支离片碎的对话描写,卡夫卡的笔法和翻译,对我来说还是相当晦涩的,那隐藏在黑暗之中若隐若现的城堡,亘古不变的矗立在那里,我们又有谁能进的去呢? 城堡可以隐喻成庞大冷酷的官僚政府,也可以隐喻成人们想追求的心理世界,或者是现代孤独流放的犹太人的一种写照,似乎可以表达的有太多了。
最后一章更像是隐喻了每个人都会选择相信自己所愿意接受的真相,如同我们对散落在文本中的语言所构成的想象也将是独立性大于普遍性的,当叙述者的主导声被大段大段对话与独白的海洋淹没后,即使交代了记忆与过往也依然单薄得像随时会倒下的“纸片人”,人们谈论着那座永恒而不可即的灰色城堡如同老板娘关心着衣橱里各色鲜艳的衣服如何搭配一般,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跳跃的场景,迷散的逻辑,荒诞的剧情,用文字搭建如此清晰的梦的世界让我沉迷。 以K在村子寻求任职城堡土地测量员为线索,通过各种视角、各种层面的揭露,叙述了围绕着以克拉姆为代表的当局,不明底细K的奔波周折,弗丽达、老板娘等村民的各怀鬼胎,巴纳巴斯一家的莫名冤屈,讽刺了当局行政管理的形式化繁琐至极却漏洞百出,村民对当局的盲目崇拜和追随。 当局是宗教的象征,在意识形态的引导下人成为民众,成为集体,成为难以撼动的城堡,表面的秩序和稳定下是漏洞百出和荒谬可笑;而村民没有选择的余地,在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甚至生存都强互联的环境下,只有加入其中,在漩涡洪流中挣扎求生,或被彻底遗弃,连生计都难以维持。
卡夫卡的喋喋不休像极了随时会把你淹没的生活,那里到处充斥着自以为是的虚伪的人们。布鲁姆说对卡夫卡来说最重要的是那个不可摧毁的东西,我想那个东西就是自我,当自我不存在时,一切都不复存在。但这个自我绝不是他的犹太人身份。
与名著的点头之交
人民文学出版社,高年生译。
读不下去,虽然看完了,但中途睡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