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封面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丹麦] 格奥尔格·勃兰兑斯

出版时间

2018-01-31

ISBN

9787020127900

评分

★★★★★
书籍介绍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著作纵论法、德、英诸国的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探索这些国家文学重要的动向,研究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宗教和政治等方面。他倡导作家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等观点,改变了丹麦及北欧浪漫派脱离现实的倾向,推动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丹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巨著共6卷,即《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浪漫派》和《青年德意志》。

目录
【第一分册 流亡文学】
一 夏多布里昂
二 卢梭
三 维特
四 勒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纵横于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勃兰兑斯还能从容不迫地发散其文学笔墨,插科打诨地穿插几则名人轶事,读来悦目而赏心。向来爱着内里投注着激情的作品,你能看到在对浪漫主义严肃的正与反的论述中跃动着勃兰兑斯那颗渴望变革、进步与活力的心。流亡文学一章就已才华淋漓了,那种对于人事的体贴、观察视角的不俗、发掘新的美学机制的敏锐,令人叹服不已。
2022.08.05 读完第一分册《流亡文学》;
六分册,160万字,历时九个月,终于读完了。时间线止于1848年,严格说是十九世纪上半叶。不管是书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还是提及的作家其人其文,作者都站在坚定的左派立场进行评价和判断,对于拜伦、歌德这种文化巨擘的溢美之词自不必说,令人动容的是作者对参与到各个社会思潮中的伟大女性的赞美,如法国的斯塔尔夫人、乔治桑,德国的拉蔼尔等等,有些人著作等身,另一些人并不著书立说,却也深深地参与其中,所作所为体现了时代精神
最后标记一下这本合集吧,装帧精美,偶有疏漏。唐老师曾说,“趁年轻时读大书”,2021年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终于在秋天的第二天读完了这套2000页、160多万字的书。不敢说自己真的吸收了多少,但这段长途跋涉足够精彩,“那真正的普洛克卢斯特不是别的什么,而是一种力量,即人们通常称之为艺术的那种东西。”
不喜欢不喜欢😔尤其是那该死的第五卷,真让人读来暴怒撕书。
标一标,高三时候买来偷偷读了一些些。
啃不动
打算翻开第一卷《流亡文学》
东西太多,先评浪漫主义吧。我倒是不反对所谓消极浪漫主义,因为我对消极无所谓,更看其它我认为是本质的东西。究其原因,消极或积极浪漫主义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脱离历史讲消极积极没什么意义。海涅痛批耶拿派那群人不切实际,是因为当时的德国内外忧患,拜伦讽刺湖畔派,也是因为当时英国政治,勃兰兑斯也看耶拿派不顺眼,和他的祖国丹麦的边缘地位有关系,包括鲁迅写摩罗诗力说,也是在借摩罗诗人讽刺中国社会。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佩服是真的佩服。但是除了佩服,作为21世纪的读者,脱离了其中的历史语境再看这种二分法,反正个人是觉得不必强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