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空中有苍鹰的封面

空中有苍鹰

[德] 西格弗里德·伦茨

出版时间

2018-08-01

ISBN

978702014224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空中有苍鹰》是西格弗里德•伦茨第一部篇幅较长的小说,故事发生在芬兰和俄罗斯的边境地带,依托的历史背景是1918年1月至5月的芬兰内战。主人公是民族分裂的受害者,一名遭到新政府迫害的教师,他越狱逃到俄芬边境上的佩科村,投奔朋友,最终却戏剧性地落入了追踪者的手里。小说于1952年被授予雷妮•希克勒奖,托马斯•曼是评委之一。

西格弗里德•伦茨(1926—2014),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战后文学巨匠之一,也是德国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代表作家,其在当代德国文坛的地位仅次于伯尔和格拉斯。

出生于东普鲁士,曾短暂参加过“二战”,战后在汉堡大学攻读哲学、英国文学和文学史,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作品被译介到近三十个国家,被译成二十二种语言,总销量超过2000万册。它们先后为他赢来了多种荣誉,如格哈特•豪普特曼奖、巴伐利亚国家文学奖、托马斯•曼文学奖、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兰克福市的歌德奖、列奥•科佩列夫和平与人权奖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等。代表作有《德语课》《激流中的人》《面包与运动》《灯塔船》《楷模》《故乡博物馆》等。

目录
001 第一章 欺骗
022 第二章 尝试飞翔
040 第三章 彼得鲁卡
054 第四章 秸秆上的逻辑
078 第五章 做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因为你的举止像只小鸽子在苍鹰的巢前一样。”
伦茨26岁写出了《空中有苍鹰》,26岁好多文豪还在摸鱼甚或没有起步,或者像我们这样的更多的人还在摸索。还好《空中有苍鹰》相当平庸,这多少算是安慰。
德国现实主义大师伦茨的关于政治迫害的悲剧故事,所谓「双线结构」「复调叙事」不过是在主情节中插入了一个章节的疯子彼得鲁卡的故事,而两者的悲剧根源都在于政治对人的毁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用特殊字体标出,这种简单直接的心理描写的确与现代派技法相去甚远,好在语言还算凝练有力,加之主题上与此地环境的相似,还算值得一读。
伦茨早期作品,不是很长很复杂,小说结构心理描写很高级,好作品。
期望过高跌死一例。德国中篇小说有个鹰理论,按此理论,中篇小说里要有一个动物,它在小说的情节转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全篇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当然以为这一说法与伦茨的《空中有苍鹰》有关,直到发现鹰理论由保尔·海泽提出于1870年,而伦茨的写作开始于二战后(我可真是愚蠢)。 没什么亮点,矮子理论家的激情演讲通常显得突兀又毫无意义,何况周围的人总是听不懂,于是整个故事就像一个皮是皮馅是馅的玩笑,合拢不到一起,而“空中有苍鹰”的意像重复,也不过是外围含混嘈杂的风声回响。2020-120
给我一种看惊险电影的感觉
打死苍鹰。因为它无拘无束地在天空中翱翔;因为它残酷无情地抓捕它的猎物;因为它盘旋俯视着这片土地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
剧情略为简单
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就是类似作品看过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