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拔蒲歌的封面

拔蒲歌

沈书枝

出版时间

2019-02-01

ISBN

9787020144471

评分

★★★★★
书籍介绍
《拔蒲歌》是一本“还顾望旧乡”之书,这“还顾”的内容既包含过去,也写及现今。开篇《儿童的游戏》,讲述儿时乡下常见的游戏。其后三辑:“红药无人摘”“瓜茄次第陈”“与君同拔蒲”,则别分书写乡下花草、南方吃食、少年心事及如今在城乡两地的生活。在乡村日渐凋敝,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用真诚质朴的文字,为读者记录下从过去到现在乡下的生活。她笔下的“南方”,也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用来抵御外部庞杂世界的精神乡土。 沈书枝,1984年生,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热爱自然与文史,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文艺风象》等杂志,已出版散文集《八九十枝花》,长篇非虚构作品《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2015年作品《姐姐》获豆瓣阅读第二届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
目录
自序
开篇 儿童的游戏
辑一 红药无人摘
喜欢的树
做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非常美,内容和形式都是。装帧设计用纸很好,放在书柜上可能是全层最漂亮的一本书。书名中所含有的生活情志看完整本书就了解了,在很多地方,这种生活情志可以叫做生活美学,但在这本书中,它不应该采取这个词的原因是“生活美学”显得太高高在上了,甚至因形式感太强而过于脱离生活了。书中包含轻快、忧愁,也美的诗性,它让人想起“拔蒲”这个词来源的诗经。这本书真的很好看,以至于我看了好久。作为一个和作者家乡离得不远的人,就好像也在看家乡的物候和童年玩意。无论是一些哀愁,一些都市人的无奈,一些对童年对植物的追忆和体验,一些细节中的满足与乐趣,都令人觉得干净。看完之后觉得如果全豆瓣有一个人能够成为本社恐的朋友,只有作者。
流水日记合集,毫无灵气的碎碎念,配不上这么好的装帧啊。可贵的是作者不合时宜的一份质朴。
书做得很好看,很喜欢,谢谢编辑的付出。写东西这件事,可能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只有不停看向下一本吧。
还是太平淡了些,以至于味同嚼蜡,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深沉。
快餐阅读的时代,这是少有的更适合留在纸上的文字。作者对家园、物候、亲情的感受,因情感的真切与文字的妥帖,极具有感染力。流淌在纸页间的恬静、细腻、温柔,和小儿女情愫,像溪流细密而明亮的波纹,在四季里悄然变幻光泽,令人凝视而惆怅。想起在皖南乡村旧时常见的山涧,涧水清澈活泼,石头上长着青苔与菖蒲,水草摇绿,鱼在底下悄悄地吐泡沫,春天时映山红的花瓣被人揉碎,从上游飘过来……特别喜欢《大雨后》那篇,内敛自然、质朴动人,看到作者撒丫子在外乱跑,似要挨父亲的打,特别地好笑,最后居然没被打,父亲疲惫无语地走回家来,又有点泪目。所以到底还是该打一顿的好!
起无铺垫,运无节制,止无回音。虽说伍尔夫鼓励人人书写,这样的写法于人于己何益?倒不如煮一餐饭、种一垄菜来得实在。慕高而力不逮,也只能频繁振翼,加上力牵引,勉强维持吧。
插图好像是作者手绘吧,里面电池圆片上电池的英文变成RATTERY了,不知道是作者小时候的电池上就是这么印的,还是作者记错了。。。最后那部分安家记有点敷衍啊,没有前面带记忆滤镜的文字看着舒服了,有点流水账,可能因为太近,印象太深刻的缘故吧。 看了作者的前一本书,感到一点差别。第一本,记忆往往和作者当下所学结合,而本书搬家那段,竟似看不出任何作者自己的专业,就是个普通文笔比较好的人,记录自己的一段经历。
安家记引起我不少的共鸣,南方人的乡愁,在北方天地之隅的苦与乐,安家不易,安心更是。
2022-4-12至4-14 主要是看了沈书枝的微信公众号,而她事后又是将这些公众号文章集结成书的。因为沈书枝修读的是古典文学,她本人又特别好爱花草树木,早年的时候就用相机拍摄,放进她的公众号。所以书中的很多文章我是看过了。不过我本人对于纯粹花花草草的描写是不太感兴趣的,准确说是没有耐心的,我喜欢看有人物故事的文章。所以沈书枝小时候发生的故事,我是很乐意看的,也经常联想到我小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比如本书第一篇,儿时的游戏,很多我就玩过。沈书枝的家乡跟我离的不算特别远,我们都是安徽老乡,她在书中的方言有很多跟我们家乡话是一样的,但是肯定不完全相同。他的父母又跟我的父母一样的相似,为了儿女有人外出打工,有人坚守家乡,都是一样的勤劳。书中沈书枝因为和妹妹是双胞胎受宠,多少有些懒散,像我,哈哈
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书桌前看完了,开着小台灯。外面的阳光很刺眼,在书中可以找到很多共鸣,有着很多熟悉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