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在人间的封面

在人间

[苏联] 高尔基

出版时间

2019-03-01

ISBN

9787020147137

评分

★★★★★
书籍介绍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一天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本书大致反映了高尔基十一岁开始独立讨生活到十六岁想去上大学期间的经历。小说主人公浪迹于鞋店、绘图室、轮船、圣像作坊,在苦闷的生活中摸爬滚打,到十五岁上便觉得自己已经历经沧桑。在一个孩子的眼中,世界以不同的样貌展开——低俗与高雅,阴暗与明媚。在充斥着狰狞面目的“人间”,阿廖沙在书中找到了“天堂”,为自己确立了生活的出路——超越周遭环境,做一个有信念、有理想的人。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因幼年饱尝艰辛而起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1918—1933年五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苏联时期作品出版量最多的作家,1918至1986年超过2亿册。
目录
主要人物
前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关于人的苦难。
前大半本书还只是庸常的“伟人如何成长为伟人”,到最后一节门房杀死猫后的那个论断异峰突起:“为什么我要讲这种极其讨厌的故事?为的使你们,先生们,知道这种东西还没有过去,还是存在着的东西!你们喜欢听那些杜撰的恐怖故事,你们喜欢听那些用美丽的话讲述的残酷故事,幻想的恐怖可以引起你们痛快的激动。但我却知道真正可怕的东西,日常生活中的残酷,用这些故事使你们感到不快,是我的不能否认的权利,这是为了使你们想起:你们在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以及生活在如何的情况之中。”
人物对话里提到了很多文学家和宗教人士及教派,虽然有注释并不影响阅读,也觉得像是在听天书,非得熟知文学史和宗教史才行
为什么我要讲这种极其讨厌的故事……但我们不能伤感,也不能把严峻的现实掩盖在美丽的谎话中去生活。正视生活吧,把我们灵魂和头脑之中所有好的东西、人性的东西,都融化在生活之中……在那种阴郁的秋天,那种不但见不到太阳甚至感觉不到太阳、连太阳都忘记了的日子里,我常常有机会徘徊在森林中,迷失了道路,走到没有人径的地方,我已倦于寻找,但仍咬紧着牙齿,顺着茂丛、枯枝、沼泽地滑溜的草墩,向前直跑,终于有一天会走出一条路的……
“我很爱人们,不愿使谁痛苦。但我们不能伤感,也不能把严峻的现实掩蔽在美丽的谎话中去生活。正视生活吧!把我们灵魂和头脑之中所有好的东西,人性的东西,都融化在生活之中。” 他一直在碎碎念,可他是在写整个俄国底层社会的严峻现实,涉及宗教信仰、阶级矛盾、女性地位。但他也超越了底层,他在写人性的善恶、每个人对待生活和世界的不同态度、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思想与情感。他在泥污里生活和成长,抗拒着随波逐流的命运和错误但却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他遇到好心的人,引他读书、思考、向好。他在孤独中学习、成长、反抗、独立。 这段时间,读完这两部,我已经不觉得孤独和困惑了。这是名著的魅力。伟大作家的神力。
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知为何之前就看了《童年》和《我的大学》这两本,这才补上中段。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在去喀山之前一段学徒打工经历,去鞋铺做学徒,去表舅家干杂志和建筑学徒,轮船上打工打了两次,圣像画坊工作过一段时间,又回表舅那里做了建筑监工。还是个孩子,彼什科夫就已经体会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苦难,接触了无数俄国底层人民,有聪明善良的,但大多数是愚昧无知得过且过的。但是彼什科夫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时不时还能发现生活之美,此外还能用心思考生活意义,确实难能可贵。
三部曲里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一部,看了不知多少遍,作者对小市民的刻画真是鞭辟入里
谁不迷茫呢
小时候读过,大师小时候听墙根好几次 就觉得他虽然很苦但活的很生动,哈哈
感觉男主有点像《平凡的世界》里少安,虽然身处艰苦境遇但心存高远,喜欢读书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独立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