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应物兄的封面

应物兄

李洱

出版时间

2018-12-01

ISBN

9787020147465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

文学史将证明,对于汉语长篇小说艺术而言,《应物兄》已经悄然挪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地图的坐标。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13年潜心写作,酝酿出一部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越之作。“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连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他们的精神轨迹,并*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榜首颁奖辞

倘若我如李洱一般年轻,我会妒忌他。

——德国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

天生的小说家总是处于庄生梦蝶的幻象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小说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天入地、自由无碍。而读者,或者说听众,虽然明知他的故事虚实难辨,却又为其中的趣味和意义所吸引。李洱的天赋在于他能够提取生活和时代内部*核心的意象,让听到或读到的人如醍醐灌顶,突然意识到某种致命的真相。真相,即,石榴树上结樱桃,或,花腔。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鸿

13年来,我每天都与《应物兄》中人物生活在一起,如影随形。我有时候想,这部小说大概永远完成不了。今天,当我终于把它带到读者面前的时候,我心中有安慰,也有感激。在此,我也把它献给母亲。13年过去了。我想,我尽了力。

——李洱

用户评论
茅酱水平;真不咋地。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讽刺高校学术圈的小说,它更是学者在面对现实时的自白书。
这一周最主要的不务正业…本来以为是《儒林外史》,最后看来还是《红楼梦》的意味浓些。知识分子猥琐起来,真的没有底线。可是底线下面,还有不少人呢。正剧变成了闹剧。裹挟于其中的人们,自得其乐;偶有一二清醒者,只能在梦里独善其身,醒来仍要随波逐流。
一个讨论大纲😷 1.“失去”与“复归” 以时间为基点建筑起空间结构,藉时间的表达给“复归”以空间意义 2“分裂”与“矛盾” 应物兄的有言与无言/饶舌的哑巴/在场的失踪/“问题是我们分明知道自己在哪,可是我们自己却有失踪的感觉” 3“融合”与“交互” 虚构与非虚构构建起一个更为广阔的叙述空间/“世界互文”
中国当代作家那份脱离时代的酸腐相在作者身上展示的淋漓尽致……说这本书是垃圾都侮辱垃圾。写的不行这就罢了,还要找一堆人为自己吹捧,陷入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死胡同里手银不止,真是不知世界有多大,也难怪喜欢中国当代文学的人越来越少
怎么说呢,幸好这个专业不都是这样的书,不然真是让人难过
读罢,的确堪称中国最好的知识分子小说。首先,知识分子小说本就少,写得好的更是寥寥;其次,本书读来如儒学知识荟萃,作者通过知识分子之间关于科学、理学的对话与讨论,将庞大的知识融入小说之中,使其超越了小说体裁,成为小说中可爱的异数(或称奇葩);再次,由于十三年的书写长度,其知识性与经验性无疑是很高的;最后,小说的结束方式很好,呈现出知识分子代际传承,一代宗师终于止于一代的美感。美中不足是,知识分子面临的矛盾没有写出来,没有拓宽知识分子行动的边界(或曰本就毋庸拓宽),完全没有提到知识分子与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关系,使得知识分子束之高阁一般,成为边缘人、小团体。这当然是有问题的,但同时这本身也是矛盾——如若呈现此方面,许多知识层面的东西就没法说了,否则小说就呈现出割裂之感。两者并存之作,恐只能期待后人。
没读完
没读完。生动表现了学术界人士的庸俗生活。但我不想了解太多。
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