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1的封面

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1

[美]亨利·詹姆斯

出版时间

2020-12-31

ISBN

978702014868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

★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4年戴维•洛奇《作者,作者》、科尔姆•托宾《大师》、阿兰•霍林赫斯特《美丽曲线》集体致敬的对象,因为这三部小说的问世,2004年被称为“亨利•詹姆斯年”。

★依据“美国文库”权威版本翻译,多数篇目系国内首次译介。

亨利•詹姆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大师,西方小说传统的终结者,约瑟夫•康拉德、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约瑟夫•海勒、格雷厄姆•格林、罗伯-格里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戴维•洛奇、科尔姆•托宾等众多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

本书是两卷本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集的第一卷,收录亨利•詹姆斯发表于1866年至1888年间的九篇短篇小说,其中四篇后被他收入自己亲自编订的二十四卷本小说作品集(即“纽约版”)中。作为詹姆斯创作生涯早、中期的代表性短篇作品,这九篇小说集中体现了这位小说大师在短篇创作领域的非凡创造力。中译本系从“美国文库”版亨利•詹姆斯全集译出,多数篇目系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美国现代小说和小说理论的奠基人,欧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创作转型时期重要的小说家和批评家,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曾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专使》《金钵记》等长篇小说、《黛西•米勒》《螺丝在拧紧》等中篇小说以及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此外他还写有相当数量的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作品聚焦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文化冲突,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不满美国政府的中立态度,亨利•詹姆斯于次年愤然加入英国国籍。1916年初,英王乔治五世亲自授予其功绩勋章。同年2月28日,他...

(展开全部)

目录
本辑共收录亨利•詹姆斯发表于1866—1888年间的九篇短篇小说:
《风景画家》(A Landscape Painter)于1866年2月首次发表于《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
《妹妹的婚礼服》(The Romance of Certain Old Clothes)于1868年2月首次发表于《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
《德•格雷家族》(De Grey: A Romance)于1868年7月首次发表于《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
《心中的圣母像》(The Madonna of the Future)于1873年3月首次发表于《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德·格雷家族》开篇简直是微缩版《群魔》,越往后越就回归詹姆斯自己的风格,最后一句话脊背发麻之余又有着无限悲怆。《妹妹的婚礼服》竟然没有戏仿,而是原汁原味地致敬哥特文学。《风景画家》因为背景设定在美国,所以没能免俗来了个欧亨利结尾?最爱《心中的圣母像》、《相遇》两篇,已经无限接近詹姆斯的长篇水准了。(评分:8.1,日期:20210731)
早期作品!
中间几篇仿佛低配爱伦坡,然而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的9篇中恰恰是第一篇最有作者自己的风格,对白机敏干脆又兼具深度。让人感觉他不是痛恨美国,而是太爱法国才在写作生涯中期进行这种生硬模仿想要迎合当时继波德莱尔所推崇的美式作品后的法国文学评论风向。但是从倒数第二篇开始,他自身迷宫式的构建情节的风格逐渐回归,对话中的信息密度增强。所以还是很期待短篇精选的第二辑。总而言之 阅读亨利詹姆斯是一种自虐又惊喜的经历。最近也越来越发现很多中文译者对提升句式格调的方法过于单一——连续使用排比以及成语或者两者同时使用,之前看臧仲伦的译作倍受煎熬,这里这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没有想到亨利·詹姆斯大叔年轻时还写过如此清新的奇情小说(感觉后来像内功修炼到极致了画风就变得高冷繁炫),最喜欢《法戈教授》这篇,一个潦倒数学家为糊口不得不带着女儿跟着一个骗子卖艺,结果聋哑女儿被骗子夺走,数学家孤独地继续数学运算(作者惯用“我”的外部叙事视角打量),这个故事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味真的太喜欢了。。还发现鬼庄园第二季拍《螺丝在拧紧》时引用了《妹妹的婚礼服》这篇两姐妹斗法
除了《观点》没看完,其他写得都太好了。
没想到居然这么喜欢读亨利詹姆斯
强推《风景画家》,其布局细密精巧,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现代主义奠基人”的名号,也理解了为何博尔赫斯对其推崇备至。在这部短篇当中,詹姆斯摆脱了冗长,他将自己善于描摹的技艺全部花在了结构搭建上面,一部日记,即是叙述手段,有事叙述对象,有机地参与到情节的作用当中。简单一点讲,这是一部至少需要阅读两遍、三遍的小说,他像是搭建了一个迷宫。这让我想起了最近了解到的一个冷知识,关于旋转门的发明缘起,其中有一段话“我希望有一扇门,它可以一直开着,又一直关着。”这就是这样一部小说。
很容易阅读的短篇小说,辛苦翻译人员的工作,很多一语双关及浅淡词汇巨大的能力,果然是文学大师,用最平淡的语气诉说着最尖锐的社会现象。
第一篇《风景画家》的开头画家和艾斯特的相处和夏目漱石笔下三四郎与美弥子还有《心》中回忆老师与未婚妻的相处感觉很类似,奈何这是亨利詹姆斯的故事,读完每一个字,都更接近结尾不幸的神转折,头上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果然是个骗局,亨利詹姆斯的主角在人生中不停地遇见骗局,主角通常会付出葬送一生或者失去生命的代价,真是悲剧,令读者心生不忍。末篇《说谎者》写得太现实,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