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2的封面

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2

[美]亨利·詹姆斯

出版时间

2020-12-31

ISBN

978702014870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

★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4年戴维•洛奇《作者,作者》、科尔姆•托宾《大师》、阿兰•霍林赫斯特《美丽曲线》集体致敬的对象,因为这三部小说的问世,2004年被称为“亨利•詹姆斯年”。

★依据“美国文库”权威版本翻译,部分篇目系国内首次译介。

亨利•詹姆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大师,西方小说传统的终结者,约瑟夫•康拉德、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约瑟夫•海勒、格雷厄姆•格林、罗伯-格里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戴维•洛奇、科尔姆•托宾等众多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

本书是两卷本亨利•詹姆斯短篇小说精选集的第二卷,收录亨利•詹姆斯发表于1891年至1910年间的九篇短篇小说,其中八篇后被他收入自己编订的二十四卷本小说作品集(即“纽约版”)中。作为其创作生涯中、晚期颇具影响力的短篇名作,这九篇小说集中体现了亨利•詹姆斯在短篇写作技法上的持续实验和创新,而《中年岁月》《地毯上的图案》《丛林猛兽》诸篇更直抵詹姆斯文学宇宙的隐秘核心,是文学评论者在解读亨利•詹姆斯其人其作时必会提及的经典篇目。中译本系从“美国文库”版亨利•詹姆斯全集译出,部分篇目系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美国现代小说和小说理论的奠基人,欧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创作转型时期重要的小说家和批评家,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曾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专使》《金钵记》等长篇小说、《黛西•米勒》《螺丝在拧紧》等中篇小说以及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此外他还写有相当数量的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作品聚焦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文化冲突,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不满美国政府的中立态度,亨利•詹姆斯于次年愤然加入英国国籍。1916年初,英王乔治五世亲自授予其功绩勋章。同年2月28日,他...

(展开全部)

目录
本辑共收录亨利•詹姆斯发表于一八九一年至一九一○年间的九篇短篇小说:
《学生》(The Pupil)于一八九一年三至四月间以连载形式首次发表于《朗文杂志》(Longman’s Magazine);
《活生生的尤物》(The Real Thing)于一八九二年四月首次发表于《黑白》杂志(Black and White),次年三月被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收入《<活生生的尤物>及其他故事》一书在纽约、伦敦两地出版;
《中年岁月》(The Middle Years)于一八九三年五月首次发表于《斯克里伯纳月刊》(Scribner’s Monthly),一八九五年被收入《终止》(Terminations)一书在纽约、伦敦两地出版;
《地毯上的图案》(The Figure in the Carpet)于一八九六年一至二月间以连载形式首次发表于《大都会》杂志(Cosmopolis),后于当年六月被收入《尴尬》(Embarrassments)一书在纽约、伦敦两地出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亨利詹姆斯,雕琢艺术形式至晚期,终于扭转了plot setting之媚俗的大师。salute,完美的短篇。
只用这个版本看了《中年岁月》《人间乐土》《知识树》《茱莉娅·布莱德》几篇。还是巫宁坤赵萝蕤的译笔更有阐幽抉微的效果,这里的几个故事就看个情节大概(前两篇大概是亨詹本人自况,后两篇是情节精巧的社交剧)。最后一篇《访友记》,读到"俊美如天人,气韵翩翩、聪颖坦荡"终于忍不住直接翻到最后看译者是谁,果然是和这一系列里被吐槽最多的《黛西米勒》同一个译者。😂
螺丝在拧紧无论是从文风上还是结构上都是更加成熟的作品,作为短篇小说来讲都有些过于臃肿(字数与结构)与单薄(人物和旨味),反倒是最短的《知识树》才有了短篇小说的味道。
很慢但终于读完了。多好,居然只有18人评分,那我+1吧!
不同译者翻译风格和水准的上下浮动影响阅读体验
亨利詹姆斯写东西太精微了,保持一颗敏锐的心,活在人世,会很痛苦。这部短篇集中,有些短篇偏现实向,真的是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而另外一些,又都是好东西被毁灭。有一篇像后期的鸽之翼,在被爱以后幡然醒悟,只能倒向爱人的坟墓,实在是十足的悲剧,若是像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保持迟钝,发现不了自己被爱,生活就能继续,不会被毁灭。亨利詹姆斯写人性这部分,又显得太过相信人性善与美的那方面,难道情能够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增长吗?不能呀,掩面叹息。
原来是意识流,怪不得不爱看,怎么我最近总是借这些意识流的书。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On the worth and meaning of human life. the secret of life is like a beast in the jungle, and the only way to perceive it is to open the heart and sense it. The secret that defines the man's fate is never about himself, but his lover, May. Yet he was blind to see to secret right before him for his self-center and living els
《地毯上的圖案》:像很多具有元小說特質的現代主義作品一樣,這是一個用來闡述小說觀念的小說。小說里的小說家和評論家的關係,是一種近乎貓捉老鼠的關係。小說文本的「整體意圖」 被層層包裹,被繁復衍生,被漸漸失去節制地神秘化。批評家瘋狂地追逐它,而小說家則似乎一直在使用各種障眼法躲開這種追逐,這樣的關係越來越具有奇特的儀式感。地毯上到底有沒有花紋,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批評家和讀者的興趣和精力,在這個過程中被刺激、被撩撥,同時也被消解,被損耗——像表演,像愛情,像生死。作為由古典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對於時代風氣的觀察,對於小說作為一種敘事遊戲的深層思考,都滲透在文本的肌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