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盛产怪人,马里奥·莱夫雷罗是其中翘楚
★生前保持低调,在乌拉圭拥有一小批热情的读者
★去世后,作为老派“邪典”作家,被大型出版集团重新发现
★被视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拉美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影响了塞萨尔·艾拉、亚历杭德罗·桑布拉、鲁道夫·福格威尔等一众西语作家
★更日常的卡夫卡,更幽默的加缪,波拉尼奥的“反面”
★短篇《猎兔》出版于1973年,融入了作者在讽刺杂志上尽情挥洒的幽默,模糊了创作边界
★图文版《猎兔》出版于2012年,由西班牙国家插画奖得主索尼娅·普利多绘制插图
★莱夫雷罗认为:对于写作,甚至对于真正地生活来说,消遣都是至关重要的。
-----
《猎兔》写的是一群人在森林里猎兔的故事。作者在第LXVII章里做出如下冗长的概括:
“人说这本《猎兔》里呈现的文字其实是个精妙的隐喻,一步一步,描述的是取得贤者之石的艰难的过程;如果用另一种方式排列它们,就会得到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剧情是线性的,内容也没什么新奇;它是一份教学材料,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孩子对罗马数字的兴趣;它不是别的,仅仅是把各个时代的作家写的关于兔子的东西杂乱无章地汇编到了一起;(……)这部书中的人名是一个秘密教派成员的姓名拆拼重组后的生成品;书中的各个片段如果经过合适的排列,每段的头一个音节会拼成一句品味存疑的句子,是献给教士阶层的;要是把它大声念出来,录到带子上,把带子倒放,就会得到原版的《圣经》;把它翻译成梵语,它的音韵显然和维瓦尔第的一部四重奏是重合的;把它的纸页塞到绞肉机里,会得到一种极细的粉末,就像蝴蝶翅膀上的那种;它是一份秘密说明书,可以教你叠出兔子形的纸鹤;这一整本书只是个巨大的文字陷阱,是抓兔子用的;这一整本书只是个巨大的文字陷阱,兔子想用它一举抓住所有人类;等等。”
作者:马里奥·莱夫雷罗
(Mario Leverero,1940-2004)
乌拉圭作家、书商、摄影师、漫画脚本作家、文学工坊总监。
他一生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和若干个短片小说。他在1970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城市》,之后又出版了《那个地方》(1982)和《巴黎》(1979),共同组成“不由自主三部曲”,可谓诞生于他内心深处的一场卡夫卡式的激烈冒险。之后,《空洞的话语》(1994)和《发光的小说》(2005)则细致、精湛地记录了他在科洛尼亚和蒙得维的亚的经历。
《猎兔》(1973)可视作莱夫雷罗作品的一次飞跃。它融入了作者在讽刺杂志上尽情挥洒的幽默(假以各种笔名),并且模糊了他的创作边界。
他曾于80年代中期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返回乌拉圭时收获了一小批狂热的读者,逝世之后,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不可或缺的拉美作家,被出版集团重新挖掘。
绘者:索尼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