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的二本学生的封面

我的二本学生

黄灯

出版时间

2020-08-01

ISBN

9787020161874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目录
序言 看见他们
一 在龙洞
39路公交
租住者
另一个龙洞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的偏向也太明显了吧。偏向体制内的工作,不赞同学生理想高于现实,对女生安安稳稳生活回家结婚生孩子的赞叹,还有不读女博士那段让我觉得简直太扯了。且全书就围绕着房,原生家庭的教育和经济,时代的转变和机遇,学生的地域构成给人带来的影响,那这玩意不是做老师的谁都能写。即使书名是《我的二本学生》,但本质没有讨论到学历那个层面,不如直接叫我的学生得了。
看完《我的二本学生》,感觉自己像被打碎均匀扔在书中每个词句段落,每个只言片语中。 仿佛看了无数种可能的我,无数个未来在时代的浪潮中浮沉的我。
看了不太舒服。仿佛听到一个长辈反复在耳边念叨:这个学生那个学生毕业后结婚了、买房了、生子了。觉得好烦。我认为作者不应该放太多个人立场、评判标准在其中。看待学生时仍然带着标签,先入为主。很多学生背景、经历都是高度相似的,没有必要反复写,看得疲劳。
作者真是好老师,作为二本大学老师关心学生,和学生有情感交流放在现在的大学太难得了。选题真好,书中二本学生的一些个案,讲述学生的家庭困境,成长困惑,生存压力,由此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但是,作者过于抒情,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简直看得有点儿尴尬。另外作者总是隐隐有一种学生毕业以后实现价值主要体现在摆脱贫困/走进体制/考上公务员/过安稳生活/有房有车/有儿有女的观点。这本书缺失的,我在《走进生命的学问》谈大学教育的部分找到了。
这个时代,看见,就是珍贵。
前30%读了整整半年,后面70%精彩到三天读完
读着读着哭了出来
书没有什么答案。 只是一个有感情的旁人视角来记录。 书中的人可以是我们,也不是我们。
“谋生可以很现实,但精神必须保持和文学的关联”
更多的看见了学生后面的家庭,以及家庭造成的影响(更多是不好的悲伤的痛苦的),从更高视角去看,好像没有一个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