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心灵的焦灼的封面

心灵的焦灼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出版时间

2022-05-31

ISBN

9787020164196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心灵的焦灼》是茨威格一九三八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描写青年军官霍夫米勒和残疾少女艾迪特的感情悲剧。

斯·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和平主义者。纳粹上台后,流亡英国、巴西。其小说以细腻深入的心理分析见长。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旧书贩门德尔》《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巴尔扎克传》《良心反抗暴力——卡斯特利奥反抗加尔文》《约瑟夫·富歇》等。

茨威格是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德语作家。

译者简介:

张玉书(1934—2019),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德语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译有海涅的诗歌和《勒格朗集》《论浪漫派》,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巴尔扎克传》《昨日世界》《约瑟夫·富歇》《良心反抗暴力》《玛丽·安托瓦内特传》,席勒的《强盗》《唐·卡洛斯》《华伦斯坦》《奥尔良的姑娘》《图兰朵》...

(展开全部)

目录
心灵的焦灼
关于《心灵的焦灼》
用户评论
茨威格的文笔太细腻了
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是茨威格全集里看的,但是看完太生气了要单独拎出来说。这种站在道德高地施以同情的行为实在太恶心了,同情本身不是为了帮助他人,而跟大善人见不得穷人而把他们撵走没有区别。太低劣了。而女主身处相对弱势的地位,无论从身体还是家庭地位都是男主所不耻的,偏偏还把男主奉若神明,这也就是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了。祈求一个同情自己的人爱自己还不如祈求一个恨自己的人爱自己。好歹恨是平等的,而同情永远带着自上而下的怜悯。
“我此刻正在写一本非常沉重,但并不冗长的心理小说,它的书名将是《同情杀人》,它将描述软弱,描述那种不愿作出最后牺牲的不彻底的同情,远比暴力更加致人死命。”
茨维格的书再长也不觉得啰嗦
同情吗? 也许不是唉! 既然选择了自己想要的 权衡后又扔掉 对自己来说无可厚非 对他人来说有了希望 打从一开始别选好了………… 成长的过程没有对错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可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相媲美,读的人不多很惋惜。 令我惊讶的是文中诸多关于同情的心理独白。同情生怨恨,同情生自责,骄傲生倔强,骄傲生自卑。 在书本的感情链里,自尊高于一切。两个骄傲的人碰撞在一起无疑是悲剧。 无论是善良懦弱的军官,还是骄傲自卑的艾迪特,抑或是丑陋无私的医生,或者狡诈疼女的父亲,在闪光的品质下总有负面的阴影。这些蛰伏的情绪才是活生生的,饱满的,自发内心的人。 作家好像拿着放大镜一样,每一个情绪都纤毫毕现的展露无疑。 碰巧,这些情绪我也有过。读书面心,严于律己。
真的写得很好!苦恼,焦虑,不安…情绪刻画真的很细腻。真可怕,艾迪特这种病娇的爱真的让人好窒息,看得我呼吸不畅;少尉的摇摆不定也是令人抓狂!同情杀人,杀了艾迪特,杀了霍夫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