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1898年的夏日的封面

1898年的夏日

[德] 保罗·戈德曼

出版时间

2022-01-01

ISBN

9787020165254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

这既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文学书,有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普通读者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读者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著名作家 唐浩明

一个德国记者对清末官场和社会的观察,总不免带有一些西方人的偏见,但换个角度看,他的观察和分析也多有独到之处,常常是中国人自己容易忽略和熟视无睹的地方。应该承认,保罗·戈德曼的游历和采访,展示了国人未曾想到的1898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一些原始样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忠文

19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的中国之行,记录了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也给今人留下了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谭钟麟、蔡钧、王存善等人物的时代剪影,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打开一双“异域之眼”。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海斌

用户评论
文字优美流畅,叙事细腻丰富,观察力敏锐,描述细致入微,感觉是在看一百年前的纪录片,场景再现真实可靠,只有一点,作者会时不时流露殖民者的主导性,不过,比起对中国人的友善来,大可不必介意。……虎年春节读到的一本好书,阅读过程非常愉悦,强烈推荐。
一百二十年前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世纪末”:各种力量撕扯着的中国,在德国人的旅行中,一切仿佛是浮光掠影,却又烙印着抹不去的时代印痕,香港、上海、汉口、天津、北京诸城或变动不居,或死水微澜,而荣禄、张之洞、李鸿章的身影穿行其间,在列强纷争的紧张氛围中,竟有些生动。
19世纪末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的中国之行,记录了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社会风貌的方方面面,也给今人留下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谭钟麟、蔡钧、王存善等人物的时代剪影
翻译的文笔很好,想必原作也应生动如许。里面还出现了俺滴家乡,许多熟悉又陌生的细节。对于晚清中高级官员接见外宾的流程都有详细论述,蔡钧部分可与《外交辩难》互证。对道台一级的认识有偏差,曾多次提到道台是“一省长官”,甚至认为道台比总督还要有实权。其旅行尾声正值戊戌政变,也留下较珍贵的记录。有一些对华的偏见认知,而作者的身份又刚好是记者,想必其记述对于海外的中国认识自然也会有一些影响。
德国《法兰克福时报》记者保罗•戈德曼于1898年夏天对中国进行详细考察后、写下的随笔实录合集,一方面因为涉及包括李鸿章、张之洞、荣禄、王存善等或知名、或相对次要的历史人物的印象实录以及当时中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第一手鲜活情况报道而颇具史料价值,另一方面也基于其作为他者的人类学眼光,能补充国内同类史料在记述和视角上的不足,同时其对于中国大转型时代困境的症结分析与渊源分析,也颇具参考价值。而本书译者历经波折、将本书从书籍海洋中发现和翻译、并最终成功推出中文版的过程,也堪称传奇,让人敬佩与动容。
“他者”视角,是阅读这类作品最迫切的需求,189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古老的东方帝国行将被时代剧烈地冲击,在一个德国记者的眼中和笔下,它当年的样子可能和我们既往了解的有很大不同。偏见是肯定有的,比如北京一章,作者竟然怀疑中国人把肥皂当成高级食材,但更有趣的内容也比比皆是,比如讲德国军事教官和中国官员的互动往来,再比如英法德比等列强在南方争夺铁路建设权的鸡贼,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书里不太常见的,就算有所涉及,也没有一个外国人(他者)尤其是记者先生写得有意思。最后,感谢这位翻译杰出的工作,如此顺畅的译笔,让我想借用胡适给赵元任信中的一句:“伟栗,我要接吻你一百次,谢谢你”
清晰的社会风貌,也有鲜活的历史场景。通过外国记者的眼睛,可以看到1898年的风情与故事,专业精度读则可以验证某些史料和细节的真实。
1.带着现实的答案读这本书,戈德曼的好些预见都挺准确,观察也很深入。2.戈德曼很幽默,译者文笔也很好。3.“如果精神上已经开始迈向曙光,所有的暴力都将失去力量”,这句话敲击着我。
选读完毕,个人感兴趣的细节。对晚清外交感兴趣的此书会大有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