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看不见的人的封面

看不见的人

[美] 拉尔夫·艾里森

出版时间

2022-01-01

ISBN

978702016882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诞生于一九五二年,那是美国社会大变革的前夕。小说描写了一个黑人青年在充斥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社会里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他成长于南方的黑人社区,在中学毕业时由于出色的演讲被推荐到一所黑人大学读书。没想到的是,他在接待白人校董时触怒了校董与校长,而被逐出校门,来到纽约。他在纽约仍然四处碰壁,直到成为哈莱姆“兄弟会”的首席发言人。但最终,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深深体会到他只是一个看不见的人。小说突破个人成长故事的叙事窠臼,将视线投向更复杂的人性困境和更沉重的美国社会现实。 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3年—1994年),是一位非洲裔美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他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1933年至1936年在塔斯基吉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期间,他去到纽约并与理查德·赖特见面,这使得他第一次尝试小说创作。1953年,他的处女作《看不见的人》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之后,他还出版了两本评论文集和一部短篇小说集。艾里森受到美国文学界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64年被任命为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教授。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包括巴德学院、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1969年,他获得美国自由勋章,1985年获得国家艺术奖章。
目录
自序
序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audible听的第一本书,没有听完,只坚持到兄弟会就一头雾水了。也算是完成了一项六七年前的心愿,终于读完整本书。抛开掉身份跟一切,我是谁,我又应该做什么。第一人称全书只有一个“赖因哈特”的指代,还明确说是别人,是买彩票的、是骗子、是情夫,是所有人都认识,但却不认识的人。在黑暗中为了找路,他烧掉了所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烧完才意识到他这个集体主义的工具,并不存在。学生的他,对周遭一切充满感激,认为努力就可以成才,工作的他第一次尝到暴力的优越,但也被人算计了。加入兄弟会的他一直都没有自己的身份,也处处被人摆布。他是谁,做手术的时候他第一次思考,片尾他仍然在思考。我又是谁?
随便翻了翻看不下去,对比1952年的黑人群体,现在的黑人因为政治争取原则开始让人心生厌恶了,至少在影视娱乐圈如此,这和早年的大跃进有啥区别,这可能是另一种捧杀。
这是一个自传式的讲述美国南方黑人因为种种原因到充斥着种族隔离和歧视的纽约打拼的故事,在打拼的过程中,慢慢认识了自己。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整个故事在说一件事:不能独立思考的人只能被时代或组织推着往前走,看似先锋实则棋子。故事后半部分的以亲历者第一视角展开的黑人暴动,非常像去年新闻中常常出现的BLM运动画面。
美国文学课程讨论: 1.是否要区分种族民族之间的不同?还是需要将所有人视为同样? 2.现如今的BLM运动和当时小说发表后的民权运动的运动方式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