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文学革命论的封面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出版时间

2010-12-31

ISBN

9787040298949

评分

★★★★★
书籍介绍

《文学革命论》通过陈独秀有关“文学革命”的一些文章、书信选辑,为广大青年读者再现了近代文化启蒙历史时期的思想深度与广度。为了使年轻人能够读懂独秀、理解独秀,感悟五四新文化,《文学革命论》所收文章和书信的编排完全尊重五四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文学革命”的历史切入,进而揭示“思想革命”的深刻内涵,引导大家回归“原典”,从中了解、体味五四学人的文化生活和写作风格。

目录
导读文章选辑 国语教育(1904年5月) 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1915年9月)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年12月) 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新青年(1916年9月) 宪法与孔教(1916年11月)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1916年12月) 袁世凯复活(1916年12月) 再论孔教问题(1917年1月)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1917年5月) 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之派别(1917年5月) 近代西洋教育——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1917年7月) 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1918年9月)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 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告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1920年1月) 我们为甚么要做白话文?——在武昌文华大学讲演底大纲(1920年2月)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1920年4月) 新教育之精神——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1920年7月)书信选辑 答张永言(文学一人口)(1916年2月) 致胡适信(《新青年》)(1916年8月) 答沈慎乃(国语)(1916年9月) 答程师葛(德、智、体)(1916年9月) 答胡适之(文学革命)(1916年10月) 致胡适信(改良文学之文)(1916年10月) 答常乃惠(古文与孔教)(1916年12月) 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有感(1917年1月) 致胡适信(《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 答程演生(国学与国文)(1917年2月) 再答常乃惠(古文与孔教)(1917年2月) 答陈丹崖(新文学)(1917年2月) 答钱玄同(文学改良)(1917年3月) 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1917年3月) 答佩剑青年(孔教)(1917年3月) 答曾毅(文学革命)(1917年4月) 再答胡适之(文学革命)(1917年5月) 再答钱玄同(译音)(1917年5月) 答胡子承(思想革新)(1917年5月) 答张护兰(文学革命与道德)(1917年5月) 答刘半农(改良文学)(1917年5月) 答钱玄同(世界语)(1917年6月) 答卓鲁(革命问题)(1917年7月) 答沈藻墀(词章与古文)(1917年7月) 答钱玄同(应用文改良十三事)(1917年7月) 答陶孟和(世界语)(1917年8月) 三答钱玄同(文字符号与小说)(1917年8月) 答冯维钧(大学预科范文)(1917年8月) 答易宗夔(论《新青年》之主张)(1918年10月) 致西流(对民主的感悟)(1940年9月)
用户评论
就看了文章"文學革命論",笑死了...陳獨秀是個蠻逗的人,喜歡
陈的古文底子好。
没想到陈独秀这么好玩,有想法,语言犀利风趣,我喜欢
激进态度 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贵族文学 国民文学 古典文学 写实文学 山林文学 社会文学
从名称就能看出,胡适和陈独秀的分别。同样的文学,一个改良,一个革命。一个刍议,一个论。
2023.3.31
陳仲甫是個極為幽默的「革命文人」。但此文基本忽略了文學的藝術性,純粹把文學當成進行社會革命和政治改良的工具,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古典主義文學。不過這也是為時代所迫,彼時語境下文學的政治意義的確大於了其他意義。不過也可一窺陳仲甫別具風格的文筆,「予願拖四十二生的大炮」這種話也只有陳仲甫能寫出來
最后那句四十二生大炮给我笑没了 “而自昌黎以讫曾国藩所谓载道之文,不过抄袭孔、孟以来极肤浅、极空泛之门面语而已。余尝谓唐、宋八家文之所谓“文以载道”,直与八股家之所谓“代圣贤立言”,同一鼻孔出气。”
1917年2月载于《新青年》,为了声援、补充和发挥胡适改革旧文学的积极主张,扩大文学革命的社会影响,陈独秀写作了本文。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纲领,本文以进化论的观点论述了文学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封建文学观念,揭露了“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及其个人之穷通利达”的弊病。它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并且认为文学革命对政治革命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把改革文学的内容摆在文学革命任务的首位,作出革新政治必须改革旧文学的结论,这便把文学革命纳入了反封建斗争的轨道,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