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伦理学的封面

伦理学

斯宾诺莎

出版时间

1998-01-01

ISBN

9787100011631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者巴鲁赫·德·斯宾诺莎(1632—1677),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并称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三大理性主义者。 本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斯宾诺莎和笛卡尔一样,认为只有像几何学一样,凭理性的能力从最初几个由直观获得的定义和公理推论出来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因此本书采用几何学的方式写成,从本体论、认识论开始探讨,最后将《伦理学》的最高概念设定为自由:自由是一种朝向“自我保存”的努力,“对神的理智的爱”是实现人的内在自由的途径。
目录
第一部分 论神
第二部分 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
第三部分 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
第四部分 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第五部分 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数学方法论证伦理学,抽丝剥茧,于思辨有益,然不可为实,止供消遣耳
真正令人感兴趣的是论述的方式:界说、公则、命题、证明、绎理、附释。
始终觉得这个时代我们走得太急太快,容易迷失在外界的期待和要求里,有时候甚至把外界的期待变成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让其自身为外物所支配”的时候是软弱无力的,他在受苦;正如人们总易被情感所支配,“情感的本质是外界原因和自身本性较量的结果”,所以那些来自外界原因的情感时常让我们不安:诸如烦闷、过度的爱情、恨、对别人的希望、恐惧、过奖、轻蔑、骄傲、自卑、懊悔、虚荣等等,我们常常在诸多情感中迷失了自己,这提请我自己不要忘记,学习哲学的初衷:努力学会用理性指导生活。
相当难读……也有那么多人读过,不容易啊
斯宾诺莎告诉我们,并不是我们的心灵决定我们的行为,而是我们身体的感受,心灵和行为出于一个互动中。 我们并不是因为判定一物是好的,然后我们才去欲求它,反之,乃是我们因为欲求一物,我们才说他是好的。 真德行即在于纯依理性的指导而生活,而软弱无力唯在于一个人让其自身为外物所支配,且为外物决定以做适合于外界事物的通常情况所需要之事,而不做单独足以满足自己的本性的要求之事。 斯宾诺莎道尽人间种种,尽管他最终的指向是神的无限,但那种纯粹思辨的证明,深刻的见解,也足以永垂不朽。
我有限的的逻辑能力是在看不懂斯宾诺莎所有的推理…只是囫囵吞枣地过了一遍
而我说,遵循本性行善的人,世间有时称之为恶。
懂了点毛毛雨,没有一年半载,难以琢磨透。
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找自由,恰似在数轴上确定无理数。逻辑上的证实不代表实存,因内容已包含在前提之中。孔德的实证恰可以证否斯宾诺莎。然而,除了理性逻辑之外,我们还能有什么工具呢?除了反证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确定的呢?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