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的封面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德]康德

出版时间

2012-07-01

ISBN

9787100086837

评分

★★★★★
书籍介绍

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家,本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宗教思想。本书可以说是康德三大批判理论的进一步扩展,从理性限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宗教现象。康德一方面极力倡导理性的最高权威,坚持用理性及其需要来衡量一切;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理性自身的不足,意识到宗教信仰和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康德在本书中认为,只是道德要实现至善理念,才导致对至善的全能者的需要,但这种看法也敞开了宗教的道路。也就是说,康德并不排除真正的信仰,只是这些信仰不能被纳入理性准则的范围,而信仰的基本行为则是在理性准则内的。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与“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并进行哲学探究。在批判时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篇 论恶的原则与善的原则的共居或论人性中的根本恶
第一章 论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禀赋
第二章 论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导言就可以了。实际内容真的很晦涩。
#我只是在浏览#后面越看越看不懂
宗教哲学
“永远不能失去良知,它是我心中的神圣法官。” 源于实践理性的道德绝不需要宗教,但对理性存在者来说,道德必然导致宗教。上帝作为后设 “世界一片糟糕”,向善的原初禀赋与趋恶的倾向在内心中共居,恶之倾向必然附着于任性的道德能力,其在理性上的起源再无可追究 道德哲学家们认错了敌人,自然的偏好并非恶之来源。善的原则的拟人化理念即是基督,是蕴含在我们理性中的范本。心灵革命使我们能得拯救,无限的罪债因为穿上了新人而可代赎。十字架让人看到了天国的儿女的自由 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做了义的奴仆。伦理共同体的建立使人们能够抵御恶的原则的侵袭,在历史性信仰的助力下,沐浴在理性信仰之中,达成一个统一的纯粹的永恒的自由的体现上帝的国的教会 基督教虽是完备的宗教,但原则的颠倒带来伪事奉。虔敬应是德性的实现,从中才有救恩!
只读了李秋零的译者前言
「世界一片糟糕」的墮弱暗語經上古神話詩歌流傳來,構成諸宗教千年敘事的源事件。這是黃金時代的話語,親見了敗德的大勢,由是構成性惡之源流。而現近的啓蒙思潮則追求人的自由發展,以適應愈細密的社會結構,因此人的本性必須被推定為善,否則本性之自由發揚無以稱善。在啓蒙理性思潮的喧囂下,宗教——作為遠古人類精神在現世的代言(墮落)——也被迫遵奉理性的必然律來獲得其合理性了。 康把人的本性分為三部:動物性、人性、人格性。此處有重大錯誤。1.存衍是三域五界生命之共律,康卻以之來代動物性(五界之一),沒有點出動物性的諸特殊位相,進而其動物性論述一塌糊塗;2.由神經結構的發生學,應先有康所述之人格性(前定的武斷信念),才有對前定信念的推理和整頓(工具理性)。儘管是為主體性,但義務論者總會犯把信念置於最高位的錯誤。
康德对理性限度之外的魔鬼之恶避而不谈,它经由谢林的自由论在二十世纪诡异地通向了驱力,问题也从上帝落回主体这里。
人可以希望什么?康德给出的答案并不复杂:“(在道德上)尽人事,听天命”。 我无法抑制自己把康德的宗教哲学和奥古斯丁做对比,并且认为二者代表了两种立场: 奥古斯丁实际上否认了人本身有直接认识“什么是善的”或“我是否可称为义人”的能力。因此,我们认识善的能力只能在“上帝之光”的照耀范围之内:具有最终权裁权的只能是上帝,而一切表征即智识、功绩、幸福都不可能作为充分的证明,相反到容易成为自欺。因此,上帝的重要性在于他的三位一体保证了人在善重新向善之路上的正当评判。 康德同样拒绝了一切非道德意义上的置信判断。区别在于:由于康德已经将人的道德能力置于前提,因此上帝的作用仅在于对人的至善的补足。实际上,信仰被留在人间,而上帝被流放于天国。
现在来看,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