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的封面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

[英]罗素

出版时间

2012-11-01

ISBN

9787100094887

评分

★★★★★
书籍介绍

伯特兰·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分析哲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本书包含了罗素论述宗教的论文以及其他一些文章,如《自由与学院》《我们的性道德》等,这些文章的论题至今仍然很有意义。罗素强调理性、信仰、真理、科学和分析,认为宗教信仰要受或然性、科学、历史和逻辑的审查。在宗教问题中,他总是非常关注根本问题: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高尚生活的本质的问题。他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不乏透辟、机智和雄辩,而且他以才华横溢的散文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特质使本书收录的文章呈现为极为感人和优美的文字。

用户评论
说理是蛮好的,但也看不下去了
已有。。罗素的文章,虽是说理,却有一种文学笔法:理性、机智、风趣。难怪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他很欣赏伏尔泰和蒙田,我看他的文章有一些伏尔泰的味道,当然这种对比毫无意义,因为同样可以说他受惠于英国随笔。作为哲学家,他太了解科学,所以乐观得有点幼稚;作为科学家,他太精通哲学,所以只满足于议论。最后,不管是作为哲学家还是科学家,他身上最吸引人地方还是作为文学家的倾向。
罗素对于宗教的批评主要是从社会伦理的层面展开的,即宗教如何限制了人的选择,但即使不存在一种社会伦理的灌输与强迫,作为一种人生哲学的宗教仍然是有价值的,它能帮助人对抗虚无,求得意义。当然,这同样只能出于“为自己立法”,而不能让教会来“替自己立法”从而使人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惯性和习惯,若是如此,且仅当如此,善法则有“迫使他自由”的合法性。
哲学家的洞见力精准地让人感到可怕,后面的一些文章已经不再局限于上帝的问题而论述,而是针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展开。
略显偏激,但有意思
宗教学学习。
“如果各个社会没有教条主义宗教的帮助,它们能否实践起码的道德?我本人认为,道德远非像宗教徒相信的那样紧紧地依靠宗教。我甚至认为,有些非常重要的美德在拒斥宗教教条的人中间可能要比在接受宗教教条的人中间更多。我认为这尤其适用于诚实和理智上的正直的美德。我说的理智上的正直,指的是根据证据解决争论不休的问题,或证据不足就不作决定的习惯。虽然任何教条体系的拥护者几乎全部低估这种美德,但是在我看来,它具有最大的社会重要性,而且可能远比基督教或其他任何有组织的信仰体系更能造福世界。”
我們要獨立自主和誠實公正地觀察這個世界,包括當中好的事實、壞的事實,它的美、它的醜,世界是怎樣就怎樣看待它,無須害怕。我們要以智慧征服這個世界,而不僅僅被來自世上的恐懼像奴隸般地壓抑著自己。整套上帝的構想源於古老東方的極權統治,那是一套不尊重人們自由的構想,當你聽到人們在教會內自我貶抑、自稱為可憐的罪人等等時,對於有自尊的人看來是可鄙和不尊重的。我們應該站起來,坦率地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應該盡力令這個世界變得最好,而若未能如願,它始終已比過往所有時期其他人所做的更好了。
哈哈哈哈大一大二时很喜欢看这种东西
断断续续看了很长时间,今天算正式完结。翻看前面的笔记,几处打问号的地方恍然大悟,有的地方则是感觉自己笔记的有趣,当然也还有少数问号。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