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封面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德]卡尔·曼海姆

出版时间

2014-06-30

ISBN

9787100098175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曼海姆(1893—1947)的主要著作。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为英国读者撰写的介绍本书的文章;第二至第四部分论述知识社会学的主要问题,如思想、知识、意识形态、乌托邦、理性等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知识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类型、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本书中,作者提出,知识社会学的关注重点不在于个人的思维而是群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思维。

用户评论
非常啰嗦,非常空洞,翻译非常糟糕
之后看《现实的社会建构》
思想、知识不是产生于真空之中,无法离开它所生长于其中的具体的社会土壤。虽然我们不免几乎总是站在既有的意识形态中看世界,但是利用知识社会学的超然视角,我们可以跳脱出来,在更高的水平上达成共识,而这明显就高明于那些深陷意识形态的漩涡而不自知的受骗者。
跳读,主要是一二四章,应该重读…但是不知道下次重读之前能不能看够韦伯狄尔泰,也不知道能不能自如地比较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TT
我不赞同他所说意识形态的消失,但仰慕他。他的论述当中隐藏了难以察觉的悲凉情感。听说本雅明曾和他竞争教职,败于他。有学识,有性情。如他所说,我们到了不用再去努力的时候了吗?没有乌托邦的世界,不值得有曼海姆。
读得很痛苦……主要是因为文字实在是刻板,不知道是否翻译的锅……主要读了第一、二、五和第四章前半部分,但听说第三四章写得比较好?之后有空再补上吧……总之农民儿子进城返乡的小故事确实是知识社会学内涵的灵魂和通俗版了。
草草了解。意识形态是维护,乌托邦是反抗
冗长
如果知识和思想都是相对真理,只有知识的数量是真理。而知识社会学,认为个人主张是意识形态,是受限的知识。其倡导的相关主义,是指将不受阶级或立场约束的各种主张聚集在一起,而得出某种共同的真理的立场。范式转换
思想的社会和存在的“决定”,把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由历史观导入认识论,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为知识社会学。如默顿所说“未能详述社会结构与知识关系的类型或样式”,并且对什么是知识也没有明确定义。但“提供了审视世界的新方式,并留下一些开放性问题供那些致力于这个范式的后来者回答。” 意识形态:超越现实、维持现行秩序。乌托邦:超越现实、打破现行秩序。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