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面向思的事情的封面

面向思的事情

[德] 马丁·海德格尔

出版时间

2014-04-30

ISBN

978710010015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收录了海德格尔晚年的三个演讲稿和一次讨论班的纪录稿。篇幅虽小,但属于后期海德格尔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本书初版于1969年,现被辑为海德格尔全集第14卷。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目录
第一编
时间与存在(1962年)
一次关于演讲“时间与存在”的讨论课的记录(1962年)
关于讨论课记录的主题索引
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1964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重点看了“我的现象学之路”这篇文章:与其将现象学看作一个学派,不如将其看作是“可能性”,可能性高于现实性。
柏格森和梅洛庞蒂的既视感。p15解构,澄明,无蔽——自身遮蔽之澄明,本有,端呈,哲学的事情,思想的事情。 阴影梅洛庞蒂。 本真的时间是四维的。 并非每一种在场都必然是当前的。 p20在场状态意味着:关涉人、通达人、被端呈于人的永远栖留。 p94因此,思想也许终有一天将无畏于这样一个问题:澄明即自由的敞开域究竟是不是那种东西,在这种东西中,纯粹的空间和绽出的时间以及一切在时空中的在场者和不在场者才具有了聚集一切和庇护一切的位置。 p100注三 p104因为未曾受过教育就是不能分辨何处必需寻求证明,何处不需要寻求证明。 p138认识仅构成真理的展开和居有的一种方式而已。 p143相反,需要思量的是,人们不能通过读书来学习现象学,而只能在对话中学习现象学。而且,也许悲剧性的事体是:这种对话中断了。
《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一篇,新思想的任务仅仅在于唤起人们对于可能性的期待,而不至于沉沦于技术时代之中。新的思想仍然要求对于整个哲学历史回溯性的考察,因为,假若有这样一项新思想,那么在哲学的最初开端和最终终结这段漫长的历史之中我们能够从中发现端倪。哲学愈是张扬自己,隐匿的思想就愈是消隐自身。哲学无法完全铸造和操作它,因而我们能够在哲学有所争执的事情之中发现隐匿者的踪迹。海德格尔,乃是下一个群星闪耀时的前奏。
图根德哈特批评的“海德格尔式的拖延”其实有点反应了他自己恰恰处于对“现成在手”这个状态的迷恋中。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恐怕描述的现象是主要的,概念的厘清尽管也不是没有,但更重要的是首先去理解那被描述的现象,特别是考虑到像《时间概念史导论》中海德格尔自诩的那种现象学的研究对象是尚处于开端之中,有待被引导着向其回溯的东西,而非现成的在那边等待被谈论的东西。所以在现象学那里,术语的大量原创不该被贬低为一种思维混乱的表现。包括胡塞尔,他实际上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解释学的原则运行的过程:尽管没有从清晰的概念定义开始,但其实是潜在地预设了我们对之有前理解,我们的思考总是从前理解出发的——否则甚至根本不会提出某个问题——,在《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文末,海德格尔也顺带提及了:我们处于何种不可避免的循环之中
“要对《存在与时间》的问题出发点做一种内在的批判。”
Appropriation appropriates.
只读了第一编。《时间与存在》是对《存在与时间》到后来本有之道说的思想的运动和转变。“存在”与“时间”在二者互证之矛盾下都不存在了,从而将二者过渡到“它给出”,这个“它”被解释为本有。海德格尔通过时间端呈性质的判定,得出人被居有带入其本己因素之中,使之成为内立于本真时间中而能觉知存在的人。如此被居有之际,人就归属于本有。归本使得本有并不是我们的对立面,我们就本有而说本有,本有既不存在也没有。这种对本真时间的思考深入存在的本己因素,不顾及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即是将形而上学悬搁,单纯从它出发来道说它。
第一篇好难🤯
第一本海德格尔。 真正有价值的(尤其对我来说)只有前两篇演讲(中的若干段落),比较惊喜的是在其中发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边注: 「时代性的东西并不是合时宜的东西 而是对时代来说不合时宜的东西。」 算是补足了尼采——海德格尔——罗兰·巴特——阿甘本的“同时代人”概念谱系。 全书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出现在一处附录中的荷尔德林的美妙至极的诗句: 「……所有人都注定有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走向和到达他能到达的地方。」 ——荷尔德林《面包和美酒》第三段 我的命运(或者用海的话说,存在之天命)将带领我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