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秩序的沦陷的封面

秩序的沦陷

[加]卜正民

出版时间

2016-04-01

ISBN

978710011996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长江三角洲地区陷入了混乱与苦难。本书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讲述五个具体案例,展现了沦陷时期人们的酸甜苦辣,以及中日基层人员在建立县及县以下政权过程中的互动。作者深入探讨了合作行为的动机和影响,揭示了战争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作者简介
卜正民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教授,现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历史系教授。他的学术领域涵盖亚洲历史和文化,专注于明代社会、文化史及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卜正民著作颇丰,包括《为权力祈祷》、《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国家与社会》等,对佛教、商业、全球化贸易及中西文化交融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
推荐理由
《秩序的沦陷》通过深入剖析日本侵华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复杂历史,揭示了合作与抵抗的并存现象,全面展示了沦陷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本书不仅填补了学术界对日本占领区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研究的不足,还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细致的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这段历史的新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日战争历史、社会史、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
对历史研究方法、史料解读有深入了解的学者
关注人性、社会变迁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致谢
略语表
第一章 关于“合作”
第二章 计划
第三章 外观:嘉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過
作者立于旁观者的视角审视和分析了抗战初期江南地区出现的“合作”(collaboration,或者我们更常称之为“通敌”)现象,强调了其原因的复杂性、效果的模棱两可与运作过程的困难。 这当然不是一种崭新的观点,却也是为我们长久以来所“视而不见”的现实——对于生活在沦陷区的各阶层者来说,与占领者的“合作”本就处在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之中;而“合作”与“抵抗”之“既有利(有害)于民众也助纣为虐(伸张正义)”的复杂面相,当然也是后来者必须正视的“布满泥泞”的历史画面。 不过还是要说,一方面可能还是因为材料有限导致本书未免论多于述,另一方面卜正民的写作风格怕不是真的有点太思辨(非褒义)了吧,以前看《杀千刀》就十分催眠,这次读起来也十分“泥泞”,就……摊手
本书讲述的是日本占领中国时期的“合作”史,作者选择了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五个地方作为个案研究,但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相关材料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感觉本书并没有充分的把这部合作史通过生动的故事完全展现出来,但作者突破道德史观的束缚无疑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本书指出民族主义、政治层面、人道主义和道德评判限制了对合作者的研究,但对于中国抗战史而言这几种限制必然长期存在,而恰好是外国学者才能摆脱其影响而做到客观论述。除此以外感觉作者还有另一层的关怀,那就是共产党如何掌控了基层社会而获得最后的胜利。作者参照了杜赞奇“国家权力内卷化”的理论,认为日本“占领政府”在基层实行高压政策,使其无力与在野地方的头面人物结盟,军事占领导致地方遗老的合法性和政治活力走向消亡,也使国民党失去了与地方权力的联系。
译者序也是写得很有意思,满满的吐槽无力感:“在…现有科研体制下,翻译不算研究成果,使翻译完全成了译者的业余爱好。业余爱好终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我想这大概是我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译著了吧”
补分
非常小心地做了一顿无米之炊,挺不容易的,角度也可
本书试图从以去道德化的路径,以打开基层“秩序”迷雾的方式来回溯沦陷区复杂的政治、民生状态。但是道德(包括民族主义)永远无法剔除于这段历史,如同入侵者不得不面对“成本”问题的诘难,沦陷区的中国民众所面临的也是一个“成本”问题(包括道德成本)。
四种立场:民族主义、政治主导、人道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都会对“合作”行为的叙述与讨论造成遮蔽。占领的根本是新秩序取代旧秩序,但新秩序面临的一方面是旧秩序的残余,另一方面是新秩序的成本,因而“合作者”的任务便是在这两方面做出贡献,然而这段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合作者”既没有办法提供“清理”的力量(甚至他自己可能就是就是旧秩序的一部分),又无法情愿或持续地承担成本。说到底“合作”是为了权力的获取或延续,但如果新的无法摧枯拉朽地战胜旧的,“陷入泥潭”的结局就极有可能是两种秩序——全部秩序沦陷,为第三种秩序铺平道路——不力的“合作者”最大的作用,可能正在于此。
存在西方史学作品的通病,譬如用很长的篇幅阐明何为“合作”;又譬如虽然已经承认史料的匮乏,但还是勉为其难总结不同合作方式等。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