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现象学的观念的封面

现象学的观念

[德] 埃德蒙德·胡塞尔

出版时间

2017-05-01

ISBN

9787100126274

评分

★★★★★
书籍介绍

《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1907年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时的讲稿。1926年,胡塞尔当时的助手兰德格雷贝把胡塞尔的这份用速记方式写下的讲稿译成一般文字,而后胡塞尔又在上面作了修改和注释,准备出版。胡塞尔文库在1947年首先把该书作为《胡塞尔全集》的第二卷出版。《现象学的观念》的产生标志着胡塞尔一生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在这部著作中,胡塞尔在现象学还原的道路上已基本完成了向超越论现象学的突破,从而成为一名超越论观念主义者。

用户评论
不算很难读懂,毕竟是讲稿,作为现象学的入门,让我有兴趣深入其他著作。
胡塞尔这套讲稿主要是划定了作为认识论的现象学的研究范围。内容不多,前面二十页的讲座思路基本已经涵盖了后面几篇讲稿的观点。连意向性都没有专门介绍(尽管已经在用这个概念了)。放到今天来看,感觉定位有点尴尬。一方面,想要入门的话,市面上有不少书可以作为参考,而这本充斥着胡塞尔现象学术语的小册子没有一定基础是较难理解的;另一方面,如果对于胡塞尔的术语已经有所了解的话,大概这本书里的内容也算不上多新鲜了。就正文八十页的一本小册子,页边距还这么大,居然还出精装本……
这个讲座稿一方面表现出当时胡塞尔对早期自己心理主义倾向的一种批判,同时也指向了超越论的现象学这个方向。另一方面说明胡塞尔继承了康德和笛卡尔的路线并发挥的更加彻底的,以笛卡尔的我思来解决康德所提出的何以可能的问题,但是胡塞尔又不仅停留在笛卡尔的思想上,对其经验自我作出批判,原本一个纯粹的主体性是绝对的明见性,笛卡尔却又推出上帝存在、经验自我这些概念,瞬间与其提的清楚明白的原则相矛盾,在胡塞尔看来在本质直观的绝对被给予性中才具有丰富的明晰性。但一本书读起来很是吃力自己有很多方面没有读明白的只好先“悬置”。今后自己对现象学与胡塞尔其人了解更多后也许对这本书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这种泛泛而谈复述他人思想。
绝对不适合入门。大量的术语使用与重复的话语,使得阅读十分艰难。事实上,现在有太多书讲的比胡塞尔更明晰,内容也覆盖更全一些。这本书倒是适合用来成为进入胡塞尔著作的第一本书,让读者提前体验胡塞尔的术语丛林。
这书确实算比较清楚了,不过真的对胡塞尔无感啊( ̄ー ̄)
现象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胡塞尔的讲座论述现象学的还原,即超越论的还原,还原到纯粹的主体性。笛卡尔的怀疑已经提供了一个开端,思维是一种绝对的被给予性,是绝对明见的,而胡塞尔首先对笛卡尔的思维进行了还原,在笛卡尔的我思中排除经验自我,还原到纯粹思维上。胡塞尔通过超越论还原发现了纯粹思维的明见性,但这思维只是个别的被给予性。现象学是认识本质的学说,因此现象学必须从个别扩展到一般。通过对于两种“内在”的区分,胡塞尔指出非绝对被给予性意义上的超越才是现象学还原的排斥对象。现象学也可称为意识论,即关于纯粹意识的学说,而意识又可分为意识主体和意向对象,因此现象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在各种不同的实项内容和不定的意向内容中直接地把握其中不变的本质,把握其中的本质要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本质规律也可以说是对象在意识中如何构造自身的规律。
玄之又玄
看不懂……我对此书的理解只是:现象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论。 还有个疑惑,在结尾的译者引言(P130)中提到:“现象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在各种不同的实项内容和不定的意向内容中直接地把握其中不变的本质,把我其中的本质要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但是,从纷繁的现实与思想内容中把握本质,不是全部哲学的根本任务吗?
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