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战时笔记:1914-1917的封面

战时笔记:1914-1917

[奥]维特根斯坦

出版时间

2019-01-01

ISBN

9787100164603

评分

★★★★★
书籍介绍

《战时笔记》是维特根斯坦的1914—1917年写的笔记。该书是维特根斯坦写作《逻辑哲学论》时所作的笔记。包括哲学笔记和私人笔记两个部分。哲学部分主要探讨了语言、心灵和世界的关系;私人部分主要记录了写作期间维特根斯坦的心路历程及其人生经历。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从1939年至1947年,维特根斯坦一直在剑桥大学教书。他的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数学基础研究》等。

韩林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研究,翻译和撰写了多部相关著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解读》。

用户评论
「大概不可能与这里的人互相理解(…)。因此,谦卑地工作,为了上帝的缘故不要丧失自我(自我)!!!!」
《逻辑哲学论》时期的青年维特根斯坦!逻辑笔记部分可看做是《逻辑哲学论》的草稿了,许多《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可以在此找到源头,也有一些在《逻辑哲学论》中被删减或直接弃之不用。逻辑(或语言)在论及物自体时往往陷入悖论,所以维特根斯坦提出“逻辑必须照料自身。”但“逻辑并不关心它借以进行工作的那些函项的可分析性。”命题图像说的影子“一个名称绝非其所命名的东西的图像。”某几条中还对罗素和弗雷格的工作颇有微词。(哈哈!)私人日记部分写了几则之后开始用密码加密来写(为了防止别人偷看),维特根斯坦痛言战友们粗鲁低下是一群猪,一个肉体上的贵族而且更是精神上的贵族怎么能融入他们呢?私人日记里记录了好多次“感性需求”(手淫),看完以后我感觉我都不认识“感性”这个词了......
其中“私人部分”大致对应《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插图本)》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除去战时生活环境的恶劣和与身边其他人相处的极大不适感,维特根斯坦的思考过程也充满了痛苦和无望,少有因取得突破而喜悦,emo是常态(看得我都有些抑郁了)。其实丧失灵感、陷入绝望,也是维特根斯坦一生经常会出现的状态。对他来说,“要么做出真正伟大的工作,要么其实什么都没做,没有中间状态”(《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插图本)》P159)。他也表示“自己每个早晨怀着希望开始工作,每个夜晚结束工作时却伴着绝望”(《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插图本)》P86)。可这又怎样?就像他后来说的,“每天早晨,你必须重新掀开废弃的碎砖石,碰触到生机盎然的种子”。
哲学部分基本看不懂,就是冲着私人部分来的。维特根斯坦虔信、精神脆弱,经常有有一些感性上的需求。有点好奇为什么他到哪儿都被几乎所有战友憎恶,但是和指挥官关系大多还不错。
看了日记再回想维对克的评价真是意味深长
数理逻辑部分真的看不懂啊,略读,个人部分看的比较仔细,因此不打分了。/但愿我永远不会丧失我自己【看自传的时候就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每次说话都应该忘记逻辑
如果我每天把一些思考像这样记录下来会不会也是哲学家
25岁的维特根斯坦也如此感性如此迷茫哇
“哲学问题的一般句型相当于:我不知道怎么走了。这不是迷路,而是没有路了,到头了,思想没有更多的理由了,于是回到了思想的初始状态。本真的哲学就是思想迫使自身回到思想的初始状态,对思想进行再创造。不在思想初始状态上工作的是史学,不是哲学。”——赵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