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眼与心·世界的散文的封面

眼与心·世界的散文

[法]梅洛-庞蒂

出版时间

2019-05-31

ISBN

9787100170505

评分

★★★★★
书籍介绍

《眼与心》原为梅洛−庞蒂生前发表过的一篇长文,最终以单行本形式闻名于世。它典型地代表了他在《可见者与不可见者》时期关于哲学与艺术关系的思考。在《眼与心》中,梅洛−庞蒂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区别。他认为前者是一种超然的姿态,而后者是一种“介入”的姿态。

《世界的散文》是梅洛-庞蒂中期的一部著作,尤其探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中的一般语言问题、表达问题、交流与对话问题,形式化问题,集中代表了他对于绘画、文学、科学的评论与思考。作为现象学的语言学转向的代表作,《世界的散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可以为探讨现象学向结构−后结构主义转折的契机以及梅洛−庞蒂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重要文本。

梅洛-庞蒂,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知觉现象学》、《行为的结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意义与无意义》等。

杨大春,浙江大学教授,主要译著:《行为的结构》、《世界的散文》等。

目录
【眼与心】
中译者序言
法文版前言 克劳德•勒福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蛮好的,尤其是打了认为C语言才是无比优美的朋友们的脸哈哈哈哈哈,“言语并不仅仅为一个已经获得界定的含义选择一个符号”。辐射和鱼网的比喻都感觉很贴切了。
眼与心。
世界的散文基本没有看懂。历史之肉,语言之肉,知觉与含义,他人是另一个我,画家成为孩子。 任何技术都是身体技术。它使我们的肉的形而上学结构具象化并予以扩大。 画家以深度、空间、颜色名义寻找的正是可见者的这种内在的灵性化、这种辐射。 p200历史以身体的方式存在。 p205黑格尔的辩证法以上百种方式重新回归的中心事实就是,我们没有必要在为己和为他之间,在依据我们自己而思维与依据他人而思维(它确实是一种异化)之间进行选择;在表达的时刻,我对之讲话的他人和表达自己的我无须他或我让步就结合在一起了。 p209210 p233我们可以说黑格尔就是博物馆,就是所有的哲学,但是这些哲学被略去了它们的阴影区域,它们的有限,它们的活跃影响,被作了防腐处理,被转化成了——他相信——它们自己,真正说来被转化成了他。
杨老师在翻译《眼与心》的时候很多法语词没斟酌到位啊,梅洛庞蒂的含混之美感,对译者应该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导师有言,梅洛庞蒂基本是个中国文人…这样来读就能理解了
眼睛是身体的表达,世界是含混的,身心是统一的~
"绘画将日常事物献祭,就像诗歌使日常语言燃烧。"
我们是不可见之物的蜂
比起捋顺他的话,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例子
眼与心跟着姜师的导读看完啦,上半年最喜欢的书。由笛卡尔主义起始的科学(理性)意识是一种“俯瞰”的思想,认为视觉只不过是无对象的知觉,真正的看是内部精神构建的看,以此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观念成为了一种控制论的意识形态,“科学操纵各种事物,并且放弃栖居于它们之中”,在把事物建构成平面的客体后自主地形成了绝对人工主义。绘画在这种观念下也不过是一种复制品,是没有深度的表象。相反,梅洛庞蒂认为,视觉恰恰将引出事物自身真正的可见性,因为我们对事物的注视将明证自身的“能看”,想象也是现实物在我身体中的蕴含,我与世界的相混(而又各自完整)的关系是绘画真正的揭示与所在。在真正视觉的外部敞开与肉身自指的交织下,绘画之谜与世界之谜成为我们生命的光斑与血肉之躯的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