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共同体与社会的封面

共同体与社会

[德]斐迪南·滕尼斯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100180894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者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德国社会学学会创始人。在这部经典著作中,作者采取二元对立的结构,以欧洲历史进程的材料,围绕“共同体”与“社会”展开讨论。本书主体由三卷组成,分别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共同体”与“社会”之间对立的意涵:第一卷在社会学的层面上刻画了两种人类结合的关系形态以及它们各自形成的共同生活秩序;第二卷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对应上述两种共同生活类型的个体心理事实与原理;第三卷透过法学和政治哲学的视野解读了两种关系类型背后的规范以及共同生活的法权基础。本书是现代社会学的基本文献,亦呈现出欧洲文化百科全书的形态。

斐迪南• 滕尼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早期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于 1855 年 7 日 26 日出生于当时属于丹麦王国的施莱兹维希州的一个小城豪巴而格,他的父母均是农民世家,生活比较富裕,他们为七个子女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之后,他们全家迁往胡苏姆。滕尼斯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1872年,有一段很短的时期,他在斯塔拉司堡学习,同年他换了一所大学读书,稍后,又去耶那、莱比锡、柏林、波恩、基尔和杜宾根等许多城市的大学读书,他所学的内容很丰富,有古典哲学、哲学、神学、教会史、语言学、考古学和艺术史,他的博士论文是考古学学习研究的成果。1875 年,年仅 20 岁的滕尼斯在杜宾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在以后的岁月里,滕尼斯从事哲学研究,他对古典哲学感兴趣。他和佛里德利希•保罗多年来建立了书信往来关系,在他的鼓舞下,滕尼斯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1...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翻译优秀,译者导言非常清晰。书本身稍显冗长。
一百多年前的书拿到今天来看依然一点都不过时,除了佩服还有些感动。尽管是一部学术著作,在严肃的文字背后,在字里行间还是透露出了腾尼斯对一个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构想以及对友爱、互助、尊重、平等的普世价值的召唤。尤其放在物欲横流、个体化的社会来看,更是能理解这句话“仅仅扩充认识与知识,并不能使人变得更友爱、使人少一些利己主义而多一些满足感。”
重新思考涂尔干的社会和马克思的价值…..中间部分略让人有些昏昏欲睡。对理性的批判触及了新的维度,共同体-社会的类型划分是一个创见,对涂尔干进行了补充。 bytheway,城市部分的论述很精彩。
滕尼斯的共同体叙述方式缜密而详实,作为一部浩瀚的巨著是合格的。但他的社会史观对待历史的变迁是悲观的,尤其是没有将“个体”置身于一个社会运动过程中来进行详细考察,因此在他的笔下,人与人是相紧密连接的,但这种紧密连接却也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最后他为了记录这种看起来无可挽回的趋势,不得不陷入一种繁复的挣扎。考虑到他多次引用马恩思想却只抓住了他们的一些碎片性结论,这种方法论可能对他而言是普遍的。滕尼斯的观察或许能提供一些对历史状态的参考,尤其是一种符合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的观察的趋势,但提供不了指向未来的方法和道路。
作为一位涉猎广博的哲学史家,滕尼斯对古希腊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霍布斯与斯宾诺莎的早期近代形而上学、康德与黑格尔的德国唯心主义思想、歌德与席勒的魏玛古典主义精神、叔本华与尼采的悲观主义的意志学说都曾做过精深研究,在本书里,他细致地回应了这些思想脉络,形成复杂的从心理到社会行动的理论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身处近代德语世界思想传统的知识分子,滕尼斯对于贯穿德国19世纪的唯心主义、浪漫主义、历史主义诸理论思潮及其内含的伦理和法权思想做了全面的反思,重新奠定了一套从个人心灵、社会生活直到政治国家的总体的、带有辩证色彩的伦理秩序。
共同体与社会的区分是社会学政治学领域的一对基本概念,影响了后面很多人例如奥克肖特关于公民联合和事业联合的区分就特别有共同体和社会的影子。与共同体与社会的对应相似,滕尼斯还提出了另外几组概念例如分别对应共同体与社会的意志类型即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与共同体对应的是本能、习惯和记忆;与社会相对应的是深思熟虑、决定和概念。共同体与社会的区分也响应了涂尔干关于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区分。滕尼斯敏锐意识到共同体和社会分别对应着统一和分离,很显然也会让人联想到黑格尔哲学对德国思想界的影响。社会这种类型的完美表达可能在霍布斯的思想中就有所体现了,恰好滕尼斯也是霍布斯大家。滕尼斯提到,从共同体到社会类型的演化体现的是从共产主义到理性的社会主义的演化。这么看来,这里的社会主义的社会指的是西方意义上的社会。
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结尾的总结:“为了总结出一个整体观点;我们指出:在宏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时代,即一个社会的时代跟随在一个共同体的时代之后。共同体的时代通过作为默认一致、习俗与宗教的社群意志表现出来,社会的时代则通过作为协定、政治与公共舆论的社群意志表现出来。这些概念适应于外在共同生活的不同方式…”
【南湖读书090】不可谓不震撼,不可谓不深邃,不可谓不晓畅!如果用对比的手法,以两条平行链条,勾画出“共同体”与“社会”这两分支的逻辑体系,就能知道滕尼斯的概念之清晰、分类之严谨、推理之科学。“本质意志/抉择意志—共同体/社会—公社/国家”,这三组对应关系基本是全书的主要线索。从共同体转向社会的历史演进中,个体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分离和对立,最核心的标志和原因是契约之产生,这也不断回应着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论断。滕尼斯深受马克思的影响,在结论时如此说到:“整个人类历史的运动理解成这样一种趋热:从原始的(简单的、家庭的)共产主义与由此产生、以此为基础的(村庄-城镇的)个体主义向着独立的(大城市-普遍的)个体主义比及由此确定下来的(国家的和国际的)社会主义转变的趋势。”2023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