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世界的重新创造的封面

世界的重新创造

[荷] 弗洛里斯· 科恩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100181099

评分

★★★★★

标签

科学

书籍介绍

《世界的重新创造》是荷兰著名科学史家弗洛里斯· 科恩的作品,反映了科恩本人关于科学革命和现代科学兴起的看法。本书打破了学界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流行叙事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对不同文明的自然认识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比较,极具原创性地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即从“亚历山大”到“亚历山大加”或“实在论的-数学的”自然认识、从“雅典”到“雅典加”或“运微粒的哲学”、从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到“发现的-实验的”系统研究、用微粒扩充数学自然认识、培根氏混合和牛顿的综合,从而解释了现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问题,观念令人耳目一新,论述极具说服力。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内容引人入胜,一经出版即获由荷兰科学研究组织颁发的2008年科学传播最佳著作奖——尤里卡图书奖(EurekaBoekenprijs)。

目录
导言:旧世界与新世界 1
第一章 从头开始:古希腊和中国的自然认识 7
雅典 9
亚历山大 15
“雅典”与“亚历山大”:两种自然认识方式的比较 1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始终觉得现代科学只是人类发展的其中一条分支,只不过目前发展得比较粗壮! 目前这本书只读懂了20%,找机会重读
用了六次认识方式的变化来勾勒革命的轮廓,看来科学革命研究也开始卷了。
【自然认识方式】 雅典“自然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原子论:试图认识整个世界 亚历山大“抽象的——数学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基米德、托勒密):专注小的片段 第三种自然认识方式:(哥白尼、培根、笛卡尔)以精确观察和实际应用为导向 经验的——实践的 实在论的——数学的认识方式:伽利略、惠更斯、牛顿 抽象的——数学的 实验的——数学的:帕斯卡 探索的——实验的:波义耳、胡克、牛顿
好爽啊!这种不惮于以最宏阔的视角写观念史的作者,少年气十足。字里行间有一种科幻的史诗味儿
极佳的阅读体验!作者以李约瑟问题为引子,在比较史学的视角下再次重构了西方科学的兴起。科恩教授总结的三种自然认识形式和六种革命性转变为科学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赋予了易于理解且引人深思的动力学结构。
人物和现象罗列较多,非技术性细节和"八卦"偏少,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脉络但没有看到本质"驱动力",对欧洲,中国,伊斯兰的对比也比较简略粗放。翻译有一些瑕疵,语感不太好,有些地方缺主语读起来含混,有些术语不对齐。
第三种“经验的-实践的”自然认识方式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它反应了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的新的开放性和不受抑制的好奇心,以及用新的眼光来考察事物的意愿。横向比较,欧洲更具有开放性和好奇心,个人主义和外向性更强,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欧洲比其他文明更不满足于现状。这不仅与比较缺乏贵金属有关,而且也与缺乏丝绸、香料等令人渴望的奢侈品有关。在国际贸易中,欧洲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因此就必须亲自去遥远的地方。 总之得出两个结论,首先欧洲比较外向的态度及其强大的动力和好奇心有利于“经验的-实践的”自然认识方式地形成和随后的革命性转变。另一个更为一般的结论是,这些特征营造出了一种相较于其他地方更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创新会得到回报,但这种回报与其说是物质上的,不如说尸观念上的:在整个文明中,创新已经变成了一种共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