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重建中国社会学的封面

重建中国社会学

周晓虹 编

出版时间

2021-04-30

ISBN

9787100194891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本选题全称《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最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录
第一辑
金耀基:探索现代中国的伟大转型
李沛良: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两岸三地”的交流
林南: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杨中芳:做华人本土社会心理学的推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些学者们的人生经历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影响,他们的人生轨迹与社会变迁是紧密结合的。作为社会学学子,读的过程中有种学科使命感油然而生。读后可以获得一些基本认知:中国社会学重建历程;知青生活;中国改开前后的社会变迁;社会学本土化讨论;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之争;不同学者各自的标志性研究。
知名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国研究学者周晓虹老师领衔的学术团队为参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重建的40位社会学学者整理的口述访谈实录。除了孙立平、郑也夫、郭于华等少数学者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行访谈外,这套两卷本大书基本涵盖了当今中国社会学界最为知名和活跃的一批资深学人。就口述访谈的提纲设计与问题意识而言,刚好跟主编的三大研究方向相对应,即社会学视角的中国社会学的学科重建历程、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引进与传播、本土化的社会学研究的演化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学者的学术研究生涯、学人心路历程与个人人生轨迹,中国研究视角的一代社会学人的人生史、学术史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时代演进变迁史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这些口述实录组合在一起,是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和当代中国史的必备参考文献。
说实话,目前国内社会科学,只有社会学基本做到了本土化的方法论自觉,其他的要么还是西方化的理论占主导,要么基本就是本土化的口号下的胡咧咧。
超出预期,本以为只是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历史经过,孰不知更多的是第三、四代社会学者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以及为学感受。从中可以读出许多有趣、真挚的内容。“岁月飞逝,成绩安在?把酒临风,宠辱皆忘。”
大佬们的朋友圈
很棒的一套书,访谈能学到的东西比文章大多了
本土化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问题”,而问题无国别。我们学习西方社会学,不是套理论,最重要是发现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过去了的事物成为学习素材是学不完的,社会学对现下的“思考”才是学科基石,在做中学习不要怕。 跨专业学生通过这本书能对目前中国社会学环境有个大览。好喜欢张静老师想法。
完全是个人传记合集,百分之八十都是无聊的个人经历,与社会学相关的内容极少且泛泛而谈。本想从中了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现代思想,大失所望。打好评的估计有书托。
作为学术八卦资深爱好者,我选读了下册我有所耳闻的数位社会学家的故事。论文里的学者太悲惨了,因为戴着学界的镣铐。著作里的学者又太严肃了,因为戴着传道的面具。只有访谈里的学者,才会稍微卸下镣铐与面具,学术耕耘与生命体验交织,同时散发理性和感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