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城象——武昌的历史景观变迁的封面

城象——武昌的历史景观变迁

刘文祥

出版时间

2021-11-01

ISBN

9787100203456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一部讲述武昌历史的简明视觉读本,它以城市景观为切入口,以“古老””砖瓦”“变革”“新景”为线索,挖掘出这座古城自宋明以来,特别是近代时期,在历史变迁中发生的种种故事。

作为城市史研究新生代学者,作者多次深入武昌旧城的大街小巷,拍摄了大量一手影像,并遍寻海内外馆藏,钩沉稀见老照片百余幅,生动重现了古城历史风貌的隐秘细节。

消失的楚王府,武昌的老城门,屡毁屡建的黄鹤楼,武昌起义中的谘议局,历经坎坷的长江大桥……翻阅这部古城的千年兴衰史,我们将对现实、对未来有更深度的感悟与思考。

刘文祥,1989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江汉大学历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汉城市史、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大学史。著有《珞珈筑记:一座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的诞生》。

目录
引 子 2
第一章 古老的城
1、古城前世:唐以前的城史 8
2、江城荣景:从鄂州到武昌 24
3、武昌府城:湖广的中枢 50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任教于武汉的青年学者刘文祥老师关于武汉三镇之一——武昌城千年以来的城市景观变迁史研究的一部大众学术佳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特色——一是讲述历史变迁进程中的政治背景、地缘变迁与时代氛围,之于武昌城地位及其城市空间与功能性建筑变化的影响;二是讲述近代化(现代化)的革新背景,为武昌城催生的新城市景观、新空间变化与新功能性建筑;三是大量运用历史影像图片,采取左图右史、图史互证的方式,展现武昌城的城市景观变迁。这种城市社会文化史的视角与历史图像化(以读图的方式呈现历史)、图像历史化(以史家的眼光,详细解读历史图像的城市史与社会文化史意蕴)交织的解读方式,实在让人开卷有益,值得关注。
聊慰访古之幽情
希图详述古城及其近代化变迁,可惜地图少得可怜,若非长居此处,读来将会更加费劲且难以勾勒出全貌
从小在武昌老城长大,生活了二十年。爷爷家在乃园,外公家在昙华林,舅舅家在实验中学(武昌贡院),自己家在蛇山脚下的后宰门。小学在西厂口,中学和大学在都司湖畔,前二十年的生活半径就是在武昌老城里的街街巷巷。长街、梳妆台、司门口、汉阳门、大成路、三道街......那些儿时耳熟能详却又不明所以的地名,在这本书中都得到了解答。随着城市建设,老城中的很多地方都已经拆掉了。我也离开这座城市十几年了,这本书带给我了浓浓的乡愁和梦中的儿时记忆。
写过武大校史《珞珈筑记》的刘文祥博士以自己多年积攒的武汉民国旧照、明清武汉地图、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珍贵的历史档案照片,以及武汉千年建城史相关的传世史料书写了这部以武汉城市地标为专题的武汉建城史。刘文祥指出武汉三镇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结果,是各自兴起的过程,武昌一直都是江南重要城市历史几经浮沉。粤汉铁路、黄鹤楼、中天门、东湖以及武昌的大学兴衰。汉口是随着张之洞的洋务运动才兴起的。读及本书我才知道在1960年以前武昌也有个西湖,首义公园民国时期就存在了,身为武汉人阅读本书对武汉的自豪感更显加倍。
在中信图书无意翻阅,看了几页后以站着蹲着姿态看完,作者刘文祥是个89年的大学老师,虽然年轻,但治学严谨、深入探究的态度令人佩服。本书对武昌城的起源、政治、文化、经济、建筑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且从典藏古籍、历史图片等进行充分考证,对一个愿意探寻这座历史之城、文化之城历史的人来说很有阅读价值。 关于今武昌与鄂州的错综复杂历史 今天武昌古称鄂州,来自屈原《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三国初年,孙权在今鄂州建都,号武昌。在今武昌建夏口城 南朝,改夏口为郢州 隋朝,改郢州为鄂州 唐朝,在鄂州设武昌军节度使 元朝,1300年,鄂州正名为武昌 明朝,朱元璋封子朱桢为楚王,封地武昌城 清代,在武昌设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
从武汉离开四年了,四年大学生活。对武汉的城市历史一直非常感兴趣,毕业前曾试图徒步走遍武昌城,可惜时间不够,只走完了二环内。希望这本书能带来新的认识。 读后: 比较详尽的梳理了唐宋以来武昌城的发展,尤其是近代的发展梳理的很好,或者说大部分算是近代武昌城发展史,但还是基本解惑了对老武昌的一些疑惑,比如武昌作为老城,为啥没城墙。可惜止步于建国前,所以建国后武昌的发展可能还需要其它的资料补充。 并且全书对比地图几近于无,幸好对武昌各个标志性位置的记忆还在,再自己翻翻百度地图,倒也是能想出来个八九分。 不过真的才知道凤凰山真的是山,螃蟹岬以前也是山。积玉桥以前叫鲫鱼桥(我倒是听大爷们说过武汉带桥的地名以前都是桥)。大小东门真的是门。 如果多年以前看到这本书,我酒后吹牛逼的水平应该会上升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