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的封面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葛兆光

出版时间

2022-10-01

ISBN

978710020945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学系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2014)等。

目录
开场白:“亚洲史研究的方法”课程要旨
第一单元:亚洲史/东部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第一讲 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引言: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区域、角度和影响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葛老的课程讲义,主要是想学习如何给研究生上课。
匆匆阅毕,虽然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关联,但还是喜欢看,用于拓展自己的思路和视野。回到本书,私以为此书代表了葛教授的研究理路与方法,很有启发性。总结下来,就是汉文资料与非汉文资料的释证,中国与周边国家视野与焦点的转换,历史背景的放大(即置于亚洲史或是东亚史的背景之中来思考)。而其中蒙古来袭,壬辰之战,对马岛等事件的分析,可见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由小及大,由单一拓展到交错的。最后就是相关资料的介绍,指示了入门的基本途径。当然除了本书,另外的书如思想史讲演录,宅兹中国,想象异域,侧看成峯,其实都涉及了葛教授的研究思路,值得阅读。
长期致力于“从周边看中国”的葛兆光,尝试用“东部亚洲海域”的观念,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东亚”和“东部欧亚”的概念,跳脱出熟悉的民族国家与中心/边缘的叙述,用丰富的域外史料与充满自我反思性的视角重新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上的古今之变。在他的研究中,文明“自我”恰恰是在他者的观照中不断丰富与被诠释的。在葛兆光先生思索的延长线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作为共同空间的亚洲,我们应该如何重新确认区域间的文化与历史认同,东亚文明间的各国能否在共同的遗产之上建构新的文明的空间,想象更多可能。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仍然是历史、考古与语言。正如葛老所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全面讲亚洲史,只是计划把这门课当成启发思路。目的是让大家在选择课题的时候,认真考虑一下,是否可以超出“中国”的国境去思考?或者在研究中国史的时候,能不能把中国放入亚洲背景里。非常感慨葛老提到的,一方面当前中国的人文学科、文史领域,已经对社会问题失去回应的能力了;另一方面大家都在一个固定模式里仿佛复印机一样的生产学术。
条理清晰,举重若轻,学识何等广博,可得一见。第二单元梳理三种亚洲史的研究旨趣,尤为精彩。于有心者而言,书中可资启发处俯拾皆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读其讲义亦想见其课堂,求学路上不能一睹葛先生授课,实乃人生一大憾事!
2011为博士生开讲十年后结集;2011年春在普林斯顿大学准备,葛思德图书馆的东亚文献丰富,两个月积累大量资料带回国,当年九月开讲,此后11年陆续讲了八九次,不断修改成为现在的样子,出版后将不再开这门课了;共分为四个单元的十三讲;西域和东海南海都很大,一个亚洲是参照一个欧洲产生的;两种全球史,满天星斗式和台球撞击式,全球史、国别史和区域史三者,同属一个区域或文化圈的地域的历史充满意味;全球史可以是草蛇灰线也可以是蝴蝶效应;1019年女真对日本的刀伊入寇,1419年朝鲜对日本的应永外寇,都是局部的,而蒙元来袭最剧烈,刺激了日本的神国自尊意识;第二次东征失败后南方经济凋敝,大木砍伐殆尽运输困难民不聊生,第三次东征叫停,日本学者认为北蒙纳颜叛乱和经济困局是主因;亚洲大不同高原高山分割,东西南北中亚
可能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整理的缘故,除了review学术史一段,繁冗是正常的,其他都感觉有些冗余和重复。 但有一点,这本书想说的观点,我一个门外汉,即使没读之前,也颇有相似感悟。难道这种课不应该是面向专业本科生,而是面向博士生?
但开风气不为先
非常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