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雅克·德里达研讨班论生死的封面

雅克·德里达研讨班论生死

[法] 帕斯卡-安娜·布勒

出版时间

2024-02-01

ISBN

978710023194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生与死的交界处,人类哲学始终徘徊于终极的困惑与探索。雅克·德里达的研讨班《论生死》不仅是一次对生命与死亡边界的深刻追问,更是一场跨越哲学、科学与文学的智识盛宴。德里达以其独特的解构主义视角,打破了生死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揭示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动态交织的复杂关系。通过剖析生物学、尼采、海德格尔及弗洛伊德的思想,德里达揭示了生死之间的双重约束——生命因死亡而得以界定,死亡因生命而成为可能。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向死亡学习,在生死边缘敢于冒险,保持一种永恒的张力。本书不仅记录了德里达在巴黎高师研讨班的精彩思考,更以“反研讨班”的形式,解构了哲学教育的程式化,展现了德里达思想的开放性与颠覆性。从基因记忆到尼采的自传,从文本与生命的逻辑到信息与熵的同构,德里达引领我们穿越科学、哲学与文学的迷宫,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与界限。这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突破思维定式、探寻生命终极意义的读者之书。
作者简介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是20世纪下半叶法国哲学界的杰出代表,解构主义的奠基人。他以颠覆传统哲学观念、开创解构主义理论体系而闻名,其著作如《论文字学》等深刻影响了西方思想界。黄旺,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专攻现象学、解释学及当代法国哲学。主持多项国家及教育部项目,出版专著《时间与想象》,译著包括《当代修辞学与解释学读本》《伽达默尔传》。其学术风格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致力于哲学思想的跨学科传播。
推荐理由
《雅克·德里达研讨班论生死》是一本深入探讨生死哲学的著作,其价值在于揭示了生死之间的复杂关系。德里达通过分析生物学、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阐述了生死之间的双重约束现象,强调死亡元素早已潜入生命深处。本书的亮点在于,德里达提出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向死亡学习,保持生死之间的动态边界,并敢于在生命中冒险。这不仅是对传统哲学的挑战,也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生命的本质。对于对哲学、生死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资源。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和存在主义思想感兴趣的学生和学者
关注生死哲学和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读者
对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感兴趣的学术研究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编者按
第一讲 大纲
第二讲 活生生的逻辑
第三讲 过渡(俄狄浦斯的失足)
第四讲 替补的逻辑:他人、死亡、意义、生命的替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期待黄老师下一次新译
周末用心读了一下 还是没读懂
马拉布锐评: outdated
令人惊叹
关于生物遗传学的长篇讨论看着头大,但论弗洛伊德死亡欲力的部分非常重要。翻译和导读都不错。
前几天读完了!如果不是马克思的幽灵这一书可能还真不会有兴趣读这本研讨
作者的“序言”还是一如既往(作者其它著作)的精彩,深入浅出。 德里达对黑格尔的“复现”死不承认的执拗-延异态度,再次佐证了哲学恐黑分子所恐惧的那无与伦比的扬弃-整合-暴力……Derrida——Hegel——Gadamer……。D的唯物辩证法在生死领域的生命哲学中重演得更明显了。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