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尘几录的封面

尘几录

田晓菲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7-07-31

ISBN

9787101054217

评分

★★★★★
书籍介绍

:《尘几录》一书旨在向我们展示,读者不仅体验作者,而且,更通过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合自己的解读来“生产”或“创造”作者。《尘几录》以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检视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以欧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为参照系,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中国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

田晓菲,1971年生人,6岁习古诗,古今中外,阅读颇丰。1985年经过北京大学英语系、心理学系、中文系老师面试,特招进入北大英语系。而当时年仅14岁的她,以与生俱来的才情和聪颖,已出版两本诗集,名动天下,真正是少年成名。时隔多年,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田晓菲已是执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年轻学者田晓菲了,不时有佳作问世,显示了她深厚的知识积淀。让人惊讶于她的才情之余,更惊叹于她学者的严谨与智慧,以及她勤奋踏实地走过的每一步。从北大毕业后,田晓菲远赴大洋彼岸求学,于1998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柯盖特大学,康奈尔大学教书,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目录
引言
杜诗与韦氏妓:手抄本文化中读者与文本的关系
“求真”的误区
生尘的几案
第一章 得失之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立论甚高且有说服力,对一种“写下的、固定的、可以被还原的”原本的拆解,如果说文献学的一重目标是“判别材料给个能兼顾所有真材料的解释”,那么许多时候在判别一步就开始动用阐释后的阐释,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很喜欢讲中国文化高度自觉所以渴望天真的那一段,用言说谈论忘言,说陶渊明既是作者又是述者,诞生了对乞食这种“叙事”感的诗的精妙分析,但如果是用它来看《饮酒》的话,就觉得好像有点把诗歌太过往performative方向读解,我更倾向于看到这些诗里自我对话和排遣的成分。另外就是,最近论文读了批陶渊明研究,内部未尝了断的不同见解/争辩何其多,远不是宋学传统下的铁板一块,在她以传统陶渊明研究为论辩对象时,也自行塑造了一个均一和简单化的论敌吧。
我们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陶渊明,却拥有多个陶渊明。
敷衍了得,然证明欠佳。很多时候表示怀疑本身反而不会招致更多的怀疑。但田晓菲也许是深谙矫枉必须过正,当她直截地站在传统的反面的时候,无疑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只有当她不是为了反驳某人而写的时候才是她写得最好的时候。
Tian的成名作。手抄文本流動性所造就出來的「陶淵明」,人格形象決定異文選擇,異文選定又反過來證明人格的循環論證,能夠在她的文本細讀中得到重新審視和批判,也不過是一種妥協罷了,而詮釋的本質在於又一次賦予意義。感謝@1315128 的生日禮物。#壹陸讀#062
也算是本久负盛名的书了。读了以后,恍然明白为什么以前有老师老强调不要引《宋诗话全编》了哈哈哈!书名起得很好,像个古人的笔记。章节目录也蛮有意思,一眼看上去都搞不清想要讲什么。另,翻完以后,我忽然想到一个事情,就是,不是说是“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么,结果怎么用的全是印本呢。。。。。。
陶淵明誤讀史。“中國文化是世故與天真的混合”,蘇軾為自己打造的超脫形象反而將他引向反面,因而迫切地需要想象出一個更具超越性的陶淵明。然而後者或許同他一樣焦慮,時刻感到匱乏和不滿。 btw讀完記得的唯一一句詩是黃庭堅紀念蘇軾的“有人夜半持山去”……
主要谈了文本异文的生成,异文的去取,又谈到了校勘的悖论,抄本与刻本不同的校勘问题,其实对于做文献学的很值得注意,也很有启发。里面也有建构与解构、读者接受等西方理论的加入探讨。整体上可以说能自圆其说,并且陶诗也正好提供了一个探讨异文问题的范本。文笔也甚好,全书看得出来是精心结构的。分析异文时能注意到学术环境来定夺,特别是对于《庄子》的运用,最为明显。不过,作为一个接受传统训练的人看来,总觉得这样的写法太过辞费,很多对于异文的分析其实只需要一条札记就谈完了,却连篇累牍的说。并且里面讲到的一些异文去取,其实并不能定论,只能见仁见智,聊备一说。此外,几章深浅不一,实际上也没多少内容,没必要凑成这么一大本。最后还有古代陶集里漏列邱嘉穗《陶诗笺》。
三星半。作者的问题意识似乎在于,透析中古时期手抄本之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所带来的阐释世界的不同,在操作的过程中,对其时抄本之形态、流传,时人及后人对待“真本”之态度等方面,有所揭橥(尤其是,北宋印刷文本对“统一性”的要求,与苏轼等人的经典化定本化的努力),却似乎未能更多着墨于此(令我的期待落空),往往又溺于对陶诗本身的个人化的解读------自然,作者文笔极佳,读来甚为畅快,又颇见钻研文本之功力,从异文中探寻出一个不同与传统解释的陶渊明形象,击节赞叹处屡屡可见。此外,作者尽管说这只是被压抑的一种可能,但行文似乎还是有点言之凿凿,而其依托的异文去取之标准,缺少凭据------也许,历史、文本之“真实”,永远是一种危险的诱骗,吸引我们去窥探,失望,再窥探。
提出问题的视角很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并不是透明的,它都包含着每一代人筛选、强调的痕迹,手抄本的变异涉及到原本与后世编订的张力,手抄本可以被视为研究某代人的窗户,但在这本书中,研究的实在太少太少,中间离题颇多,最后附录很难不被人觉得是在凑篇幅,本书提出问题,却没能很好地分析问题,其中不少例子可见于宇文所安的著作,比起后者,作为中国学者,在校勘、版本等方面功力不够;作为海外汉学研究者,则让人觉得他位阐释则偏平
非常奇妙的选题,读过引言就知其目的,可以说是解构陶渊明的建构史,但单纯觉得文章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