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孟子的智慧的封面

孟子的智慧

傅佩荣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05-31

ISBN

9787101067330

评分

★★★★★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儒家思想为什么被称作“孔孟之道”?孔子身后一百多年的孟子如何在诸侯混战的烽火中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孟子又是怎样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今天的中国人能从孟子那里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千年之后,孟子的智慧是否依然生机盎然?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应CCTV 10《百家讲坛》栏目邀请,与我们分享跨越千年而依然行之有效的孟子的大智慧,娓娓讲述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子女、什么是真正的孝、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而自信的人……

本书正是根据傅佩荣先生这次讲座精心整理编辑而成,内容更丰富,更全面。全书分《孟子这个人》、《教育这件事》、《孝顺很重要》、《修养见功夫》、《人生的快乐》等十个主题,以质朴、平易而又富于启发性、感染力的语言,在各种中、西方历史故事、生活实践的佐证下,带领大家去感受孟子的精彩观点,分享孟子的大智慧,体会孟子思想对现实人生的启示。

本书特色:

1. 专家不觉其浅,大众不觉其深。作者以研究中西哲学数十年,以广大电视观众能接受的表述,深入浅出解读孟子。

2. 有对孟子的解析,更有对现实的关怀。比如谈孝顺、谈教育、谈快乐、谈修养,解读的是孟子,关注的是当下。

本书卖点:

1.在“《论语》热”之后,读者产生了了解《孟子》的强烈需求。

2.市场上没有竞争性产品。

3.强势媒体作宣传平台:《百家讲坛》之《孟子的智慧》即将在6月2-10日九集连播。

4.暑期营销拉动:中华书局将利用七、八月暑期在全国安排《孟子的智慧》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包括演讲、签售等多种形式。

前言 自信的快乐

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上,而是奠基于他的儒家学说,亦即他从孔子那里所得到的思想启发。

儒家的观点是什么?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于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后,始终以真诚态度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

这样的人是坦荡荡的,是俯仰无愧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时也是快乐无比的。

孟子晚于孔子一百多年,他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比孔子的时代更为混乱险恶,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深刻阐述,广为传扬,使儒家学说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书就是最佳的例证。

孟子是“温故而知新”的典范。他熟读《诗经》、《书经》,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善于使用语言,留给后代的格言与成语又多又美;他精于现场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使人茅塞顿开,连万乘之君也对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现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乐吗?现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吗?那么何不向孟子请教呢?真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真正的快乐来自真诚,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就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

当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我主讲孟子时,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清楚地介绍这位古代哲人的伟大贡献。他能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后代学者定为《四书》之一,这一切荣耀是否实至名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书所展现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观点,其中又以人性论、修养论、教育观、人生境界说最为关键。这些思想组合为一个结晶体,每一个侧面都映现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目录
前言 自信的快乐第一讲 孟子这个人第二讲 教育这件事第三讲 孝顺很重要第四讲 修养见功夫第五讲 仁政有理想第六讲 异端要批判第七讲 辩论不简单第八讲 性善有说法第九讲 人生的快乐第十讲 “人”能写多大
用户评论
方东美学生,新儒家体系中的学者,水平应该很高,在百家讲坛上感觉不合适,也不太吸引人,但确实能感觉到功底
清心、寡欲、知耻、慎言、自醒。“阳儒阴法” ,“家庭和睦、问心无愧、心向善的活着”。【他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导致朱元彰把他的牌位从孔庙搬出;他又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晚年的朱元彰看到后,又将他的牌位放回。】,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学者,在讲一些典故的时候,内容不太一样,怎么回事?
思诚者,人之道。
大一选修课,儒家经典解读
非常好,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哲学问题。人性本善其实含义是人性本向善。就像人们爱好美好的东西(含男人爱美女),美味的食品等等。 孟子的比喻很好,就像一座长满花木的山,即使砍光了花木仍然是向善的,引起还是会生长出花木来。
图书馆旧书角换到的书,和优秀的古人亲近,现代人也会变得优秀。
虽然一直不是很尊崇儒家的孝顺,也可能是这部分自己没有参透。但是其中的“人性向善论”很有价值,真诚向善,由内而发,对得起自己的本心,才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一切都是因人而起
通读孟子后再来读和听,或许更加能前后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