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春秋》与“汉道”的封面

《春秋》与“汉道”

陈苏镇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1-08-31

ISBN

9787101080186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陈苏镇先生潜心研究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的力作。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以春秋学为主的经学如何诉诸“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立法,如何影响汉帝国的实际历史进程,从而成就“汉道”,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确立了基本模式。

陈苏镇,男,汉族,1955年10月15日生,江苏省人,2001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代表作为《〈春秋〉与“汉道”》。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西汉再建帝业的道路――儒术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取守异术与亡秦必楚
一、说“取与守不同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东汉的儒学士大夫否定天下已经太平,因而反对制礼作乐(与王莽篡汉改制所粉饰的假太平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东汉一朝在理论上始终处于太平之前的教化阶段,从而为“深入教化于民”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文化环境。联想一下国朝在即将到来之际需要完成的宏大计划,是否会有那么一丝羞赧与不安呢?
既是政治文化研究,也是很扎实的政治思想史。略为不足之处似在某些推论不够严密(如将秦亡归结为关东关西文化差异,那汉初岂不也是),及缺少一些反向设问的问题意识。不过仍极有启发,从《春秋》的意识形态化,实际上还可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如这种特殊的政治思想与神学的关系、为何中国政治传统惯于从历史中寻找意识形态根据和合法性、帝国构造的转变与治理逻辑等等。
将两汉学术史与政治史结合起来研究,别开生面。虽然我不懂经学的深浅,还是觉得很厉害。秦-汉-新的历史令人感慨之处在于其政治理想主义的高涨与破灭,留下的无疑是一笔值得反思的遗产,包括其关心的各种议题和经验教训。东汉部分有些简略了,是个遗憾。“德”和“礼”之间的对立在经学不同传统中是否那么鲜明,值得进一步去了解。
做得很细,也有很多新的思路。例如,汉承秦制的原因,就基于了军事和地域原因,提供了考论和解释,令人信服。
喜欢简要的注释
“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这则小事应该是看完全书以后印象第二深刻的东西了。
两汉政治史的力作之一,很好地解释了《波峰与波谷》中的一些问题,对于儒家内部派别演化并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阐释,将学术争论和政局变化结合叙述,虽然部分时段讲述不甚认同,为研究两汉历史提供了一把很好的钥匙。
二刷,资料详实。对经学史,及与政治的联动更清晰了。汉至后汉,今古文学经历了两次反复而不是一次,与武帝革命和王莽“革命”也不是对应关系。当然也不是同一个学,可以呼应清代有多个今文学。然而坚定“后汉承新不承汉”的判断。
主要关注了东汉部分
陈苏镇老师通过引用详细的史料,从政治、思想和文化角度,分析了西汉从承秦制,到霸王道杂之,以及王莽的改制,最后到东汉转向儒家经学的政治文化转向,也是在两汉时期,最终完成了儒家思想的整合。作者也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观点,关中和关东文化的对立,间接造成了西汉初年的郡国二制并行。东汉光武帝因为缺乏社会层面的共识而转向谶纬为自己提供天命的理论支持,以及过度依靠世家大族造成了东汉外戚和宦官专政,最终导致了东汉的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