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沈从文九讲的封面

沈从文九讲

张新颖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5-08-31

ISBN

9787101111217

评分

★★★★★
书籍介绍

把沈从文放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巨大变动的历史过程中,重新理解他的文学,理解一个“得其自”的文学家,如何转变为一个痛苦的思想者,又如何在精神的严酷磨砺下成为处于时代边缘却深入历史文化深处的实践者。 本书开篇,以对话突破既有印象,为讨论沈从文打开空间;第一至九讲,则沿着沈从文的作品展开,透过字里行间,剖析他在不同阶段的文学、思想、实践,勾连成一条变化的、丰富的生命轨迹,并进而探讨他身后形成的绵延不绝的“沈从文传统”在当代的回响。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招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有:

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

当代文学评论《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等;

随笔《读书这么好的事》、《迷恋记》、《此生》、《有情》等。

目录
目 录
开 篇 对话空间: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一、三个阶段,三种形象
二、重新认识他的文学
三、从文学到痛苦的思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沈从文。
我们一般印象中的沈从文形象是极其狭隘的——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张新颖老师把沈从文放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背景下考察,发现沈从文从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家,到逐渐遭遇痛苦的思考过程(文学思想者),终于在更大的遭遇来临时,找到了他可以安身立命的存在方式(知识分子实践者)。(这时候的他应该是欣慰的。)联系到残酷的时代背景就会知道沈从文的可贵、睿智和不易。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晚年的沈从文,但是这与早年他文学思想和痛苦思考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可与张新颖老师《沈从文的后半生》对读。… …
最近读了很多沈从文相关。真是沉重沉重又沉重的转身。和前几天看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莫名地形成某种勾连,锐利地指示这我的现阶段人生。
现代文学里,最喜欢的还是鲁迅、沈从文和张爱玲。鲁迅的思想深刻,忧愤深广。张爱玲以孤傲的姿态行走在当时的主流文学之外,不依不附。 而沈从文,是一颗赤子之心,那份温爱,感人至深。张新颖写的书从来不存在阅读障碍,区别于一般的学术语言,这本沈从文细读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细细道来沈从文的一生,建国以后的叙述尤为震撼。
极好的沈从文导读,但读者须有一定基础。引用非常多,议论切中肯綮,时有灵光乍现处,但发挥未尽。多处与鲁迅的对比参照,有趣。
因为要做边城研究看的,虽然对边城无感,但是这本解读非常适合我,每一页都使我恍然大悟 下面这一段我无法对它作任何自己理解上的改动,只能整段放上来 现在我们应该深切地感受到了,原来《边城》这样的作品蕴藏了作者以往的生命经验,是包裹了伤痕的文字,是在困难中的微笑。 …… “微笑”背后不仅有一个人连续性的生活史,而且有一个人借助自然和人性、人情的力量来救助自己、纠正自己、发展自己的顽强的生命意志,靠了这样的力量和生命意志,他没有让因屈辱而生的狭隘的自私、仇恨和报复心生长,也是靠了这样的力量和生命意志,他支撑自己应对现实和绝望,同时也靠这样的力量和生命意志,来成就自己“微笑”的文学。 要理解边城,我觉得可以直接看这一段 希望以后读到更多这种解读
突然发现这一本和之前的沈从文精读内容基本一致, 可能就多了最后那章的沈从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求求了,我真的太难了😭输不起了
作为工具参考书还算好用
第一讲比较好,准确独到,没有那种庸俗文化诗学的味道,但后面就略显浅薄。本书可以打四星,但是因为国内能做好沈从文研究的人很少,沈在我眼里是最重要的两位现代作家之一,所以打五星